中国少儿出版界名编开栏语
有名有姓的少儿出版编辑,可视为名编,这是原始义。如果在少儿出版界名声赫赫,出版过有创意的书有影响的书,这才是我想写的人。四下一望,名编确实不少,可和我不熟悉的有没有什么轶闻趣事者,不在此列。有血有肉有形有体者,述之。
在《出版商务周报》上开的专栏。
骑在牛背上的人
安武林
缪惟是一个很大气的人,但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的才华都在肚子里,所以肚子比较突出。他老爷子是著名的漫画家,所以他的外形和神态都由漫画的特点。要是你把他的脸切割一下,你就会有特别的发现。他笑的时候,眼睛以下灿烂无比,清澈无比,从下眼皮往上看,又显得很无奈很愁苦的样子。
他是那种有过特殊经历的人,所以显得很有内涵。早年打工,插图,做美术编辑,旁听课等等,身上有60年代人人生经历特有的影子。他做编辑,先是从美术编辑开始做起的。做的多了,就有别的想法了。我相信所有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是不安于现状的,都是有很多想法的。本来他对色彩、线条、空间、层次这些东西是最感兴趣的,因为这是他喜欢的专业和理想,可是,渐渐地,他迷上了文字。大量地阅读。
他很喜欢这样,他理想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的:读一读,画一画。像他这样有深厚家庭渊源的人,本来是可以继承父亲的事业的。可他偏偏不,这个脸皮很薄的人惟恐借父亲的光,让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所以他学的是工艺美术,去搞装帧设计去了,而不画漫画。慢慢地,他从美术编辑又扩展到了文学编辑。装帧设计这门艺术由来已久,相对于新鲜的策划二字而言,后来,他迷上了儿童文学图书的策划。
我常常喜欢开玩笑说:“缪惟在中国少儿出版界引起了一场革命。”这个革命就是指他在装帧设计方面的突出贡献。众所周知,缪惟策划、责编的美绘本,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中国少儿出版社的美绘本文学图书,基本都出自他的手。他这一美绘不要紧,很多出版社都开始美绘了。中国图书市场的跟风之举,比闪电还快。一方面,是好事,大家都重视儿童文学图书的装帧设计了,说明大家接受、认可并欣赏这种形式,另一方面,让中少的图书品牌受到了冲击。但缪惟不是那种很小气的人。每次我开玩笑说:“缪惟,你完蛋了,全国人民都开始美绘了。”他总是开心的哈哈大笑,没有一点气愤或者说抱怨的意思。从这一点上,我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心胸没那么狭小。
缪惟是很思路很清晰的策划人,他深深知道这一点。但凭形式上的创新,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装帧设计——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很容易被人模仿。所以,他在策划美绘本的同时,他又从内容上下功夫,创出了一个新品牌:皇冠书系。这一点,别人就不大好模仿了。我们很清楚,对一件艺术品来说(我对他的书是看作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形式本身也是内容。一般说来,经典的图书,应该有典雅的高贵的装帧设计支撑,才算是完美的。他做的那些图书,无论是安徒生的,林格伦的,还是冰心的等等,都透露出那么一种大气,而且别具一格。就算那些模仿的跟风的图书,和他的美绘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我们细微地进行鉴别的话。
这个人的胃口很大,很贪婪,这个话的意思是,指他很敬业,想把那些优秀的作家一网打尽。每次和他聊完天,我都觉得热血沸腾,想大干一场。他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无穷无尽的想法。所以,他需要营养,所以,他爱吃肉。他差不多是个美食家了,每次我们相聚,他不点大鱼,就点大肉。不过,很少喝酒,拿开车作为借口。但若要是到了西宁,那就没有借口了。再加上美女们一使媚功,他就晕晕忽忽的了。美女如好书,好书如美女,何况这些美女都是文学女编辑,他能不大发一把豪情?
男人都应该有点重量,你要踩大地,你要顶蓝天,缪惟在我眼里是那种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男人。你看他四平八稳走路的样子,你看他既随意又考究的衣服,再看看他做的书,你总能找到很多一致的东西。他是一个骑在牛背上的人,在装帧设计方面,差不多可以算个拽着两只牛耳朵的人了。他返聘了一些退休的老编辑,帮他做事,他知道这些人是宝贝,他借助他们可以挖到很多宝贝,毕竟中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宝藏。说他知人善任吗?不,这个优点先扣在我手中,免得他进步太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