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三叶草
(2009-03-26 18:26:12)
标签:
华商报赵媛孙卫卫作文评点育儿 |
分类: 随笔 |
如果你要问我三叶草是什么样子的,我只能遗憾地像美国人那样耸耸肩告诉你:抱歉,我没见过!但我相信,它一定像我阅读到的这三篇作文一样美丽,每一片叶子都在努力地对着阳光舒展自己。
每一篇作文都是独特的,几乎不能找到相似之处。可见这三位作者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匠心独运。尽管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但那种清新和鲜活的气息却是不能否认的。我不喜欢老气横秋的作品,尤其是少年儿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假模假式。
杨可欣的《过去的》作文题目就吓了我一跳。我虽然不搞作文标题收藏,但是遇到好的文章标题,喜欢先眯上眼睛让思绪飞扬一会儿,让自己的想象给文章加内容,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是一篇随笔,实际上全文是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的人生格言的一种感性诠释和理解。换言之,就是自己的人生感悟。文中最精彩的一句是:豁达背后透着无奈和自我调侃的意味,简单却实用。如果没有这一句精彩的文字,整个文章几乎要逊色一半。文章有的语句写的有点生硬,不够舒展。人称“你”的代词使用过于频繁,其中还有“我们”出现,之间的过渡不太自然。假如作者采用抒情的文体来写自己的感悟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随笔这种文体,看起来随心所欲,但它需要几样东西:一,思想。二,阅历。三,阅读。建议作者多看看蒙田的随笔。这一篇文章,如果再雕琢一下,再从容和舒展些,不难成为一篇优秀之作。和成人的文章放在一起,恐都难辨别。
李正清的《春天的画面》的文字很简洁,很干净,清新欢快,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尤其是开头,两句话就直奔主题,很显然作者对作文的“开门见山”这种写法很钟情。文中的文字很流畅,看起来作者似乎在生活中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做什么事都能够井井有条。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作者选取的角度非常好,对文章的结构下了一番苦心。这种写法新颖,使人耳目一新。非常可惜的是,文章的内容缺乏新意。面对司空见惯的细小镜头,微小细节,不能采用诗意的表达,或者说不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画面上的内容缺乏新意,说明作者不善于选材,或者说不善于观察。我说的选取的角度好,是指作品的形式,作者的叙述角度。假如作者能选取一些独特的而不是司空见惯的材料的话,这篇作品就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