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也是一种良药
(2008-12-22 08:56:35)
标签:
浅阅读刘绪源杨红樱赵静书评杂谈 |
分类: 书评 |
赵静的“闹的都是小别扭”的系列丛书,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 刘绪源先生对杨红樱作品所下的定义:浅阅读。浅阅读的作品,几乎就是儿童幽默小说的代名词。在中国儿童文学界,有一大批处在临界点上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质量和写作水平与畅销书作家杨红樱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仅在于作者的知名度和书的畅销程度上。如果从出道和写作资历上而言,那和杨红樱有相当一段的距离。但在当下,儿童阅读的趣味、出版的走向以及社会环境已经不太注重一个人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实践了,畅销不畅销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知名度。所以,一大批处在临界点上的写作浅阅读内容的作家都在积极努力,追求新的超越。他们已经具备了畅销的潜质。在这些作家之中,赵静是颇有实力的一个。
所有从事浅阅读写作的作家,都有一些相似的经历,他们或者做过教师,或者做过少儿期刊的编辑,或者做过少儿出版的编辑等等,但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他们非常关注当下儿童的生存特征,尤其是语言的特征。他们的作品,一般都会抓住儿童最流行的语言,最时尚的行为。节奏快,动感强,不存在一点阅读障碍。它们就像清浅的欢快的小溪一样,奔腾向前。毫不例外,赵静的作品,就有这样的特征。她是以“老妈你真烦”的小说系列走上儿童文学道路的,尤其善于刻画小男生和小女生的人物形象。基于她在少儿期刊工作的经验,以及所主持的栏目,所以她很恰当选择了心理关怀为主的小说主题。她的小说。类似于我们当年评价赵树理的小说一样,是给孩子们解决生活、心理、情感、家庭、校园实际问题的儿童幽默小说。
“闹的都是小别扭”的标题,基本上代表了赵静小说的主题和浅阅读类型作者的作品风格。在这些小说中,你看不到什么严肃神圣崇高词汇意义所的代表的事件。他们的小说都是以人物为线索的,彼此之间的故事没有逻辑性和根本性的关联,有点像太阳或者说镜子的碎片,每个小小的细节,都能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也表现了当代儿童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当代儿童来说,除了学习,没有什么是连贯的始终的事情。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甜酸苦辣,在我们看来不是重要的,但对他们来说却是真实的。只要是真实的,孩子们就认同,就喜欢。在这个小说系列中,作者设置了一个老师和七个小学生。七个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爱好。他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由于性格不同,所以才会有喜剧化的效果,才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这是浅阅读小说的一个特征:人物形象的策划和设计。这一点,可以和其他的小说区别开来。
这一类的小说,节奏快,动感强,倒是很适合当代孩子的特点。他们好动,张扬,夸张,满口都是时尚的语言。我们随便从《11岁“老先生”的苦闷》中寻找,就可以找到一些时尚的关键词。如:韩剧,芭比娃娃,仿真版,漫画,百家讲坛,僵尸,这些事上的关键词都是从本书的第一章中找到的。它们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和现代感,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的孩子是如何被时尚和流行文化所包围所影响。他们的表达充满了夸张,这种夸张有时候和事情的真相相去甚远。如:谷峥峥气得把书扔到我身上,气呼呼地跑出我的房间,一边跑,一边亮开嗓门大叫:“烦死了!烦死了!这个扫兴的家伙,这个咬文嚼字的眼镜,死一边去吧!”我们在使用“死”这个词的时候,是表达剧烈的情绪反应的,有时候还带有恶毒的意味,但在赵静的笔下,却仅仅表达的是一种夸张的情绪。儿童幽默小说,如果缺少了夸张——这种夸张不是修辞手法而是指语气情绪感受的夸张——那么它的幽默效果就无从产生。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个夸张的例子。
浅阅读的作品,始终是快节奏的。我们不能指望它慢慢悠悠地来点风景描写和心理描写什么的,省去了许多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描写技法。因为他们的情感度很饱和,语言很张扬,而作者始终想紧紧抓住阅读着的兴趣,所以,这些文字犹如红舞鞋一样是不可以有间歇和停顿的,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这些文字很简洁,很轻快,紧紧围绕着人物的对话和人物的行为流淌。赵静的“闹的都是小别扭”作品系列,承袭了她一贯的语言风格,特色主要在对话上,她活灵活现地赋予了不同人物以不同的语言特色。夸张,有趣,富有朝气和活力,贴近儿童在生活中的语言。这似乎是一个循环。时尚和流行影响孩子们的语言,孩子们的语言又影响作家的创作语言,作家的创作语言又去作用于儿童。如果我们说,浅阅读使时尚和流行文化得到了强化是没有错的,如果我们说这些作家们是时尚和流行文化的鼓吹者和追随者也是没有错的。如果我们失去了对这些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予以关注的话,那么很难能写出流行和畅销的儿童幽默小说。这不是说排斥其它类型的儿童小说,在此仅指儿童幽默小说。
作者的本意是展示儿童生活之中的小烦恼小痛苦小郁闷,然后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化解掉它们。这就像裹着糖衣的药片一样,容易让读者愉快地接受。赵静始终强调和展现的就是“化解”二字。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细细碎碎的描写和细细碎碎的真实,这些都要求作者对生活做细致的观察和细致的积累。由于作者主持过开导孩子们的栏目,所以,她才能有那么多的素材可写,才能写的真实感人。不管怎么说,作者的作品能让孩子们笑出声来,这已经是一种评价和一种认可了。它虽然不是治大病的良药,但对化解孩子们的小小的情感和心理问题还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