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空里的星星在唱歌

(2008-09-16 11:58:02)
标签:

杂谈

                         天空里的星星在唱歌

                                安武林

怀尔德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部像一首抒情诗一样优美的的儿童长篇小说,它所描述的故事哀感顽艳的有些忧伤。这种忧伤犹如森林里的露珠发出的叹息之声,美不胜收。孩子们没法不喜欢,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人更能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因为当代人的梦想,被压迫的只剩下亲近自然这一条了。然而,人迹罕至的地方,纯粹清新的大自然像美国的西部牛仔片一样稀少而又罕见了。所以,《草原上的小木屋》就变成了大人的一种深切的抚慰。

我们在阅读《草原上的小木屋》的时候,偶尔会在思绪里泛起一点湖水的浪花。那是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是为了进行一种生存的实验进入了瓦尔登湖畔,他想知道一个人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而需要什么。查尔斯一家人迁入西部,在那儿生活了一段时间,也是身体力行进行了一种生存的实践,但二者是根本不同的。梭罗是追求一种理想,是在寻找哲学的答案。而查尔斯一家人却像那个年代很多很多人一样,去追求梦想。那个年代,拓荒的狂热和淘金的狂热(杰克伦敦的小说有过精彩描述)席卷美国大地,不安分的人和喜欢冒险的人都纷纷出动了。查尔斯一家人,就是当时第一批西部拓荒者的一个真实的缩影。但有一点不同,查尔斯带领全家人去西部并不是为了财富。他和梭罗一样,都是讨厌人群,喜欢大自然。

查尔斯一家人很特别,特别的是查尔斯喜欢唱歌,骨子里面是一个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男人。他身上有那种西部牛仔的血性和狂野。只是在文明人居住的地方,不适合表现而已。像三个女儿,最大的劳拉,是深受了他的遗传的。我们可以想象,小劳拉在平常的日子里是如何喋喋不休地怂恿和恳求爸爸去西部,她要看印第安小孩。加上“人多的地方野兽是不愿待的,爸爸也不愿意待。他喜欢待在那些野兽不怕人的地方,最喜欢观看小鹿崽以及在茂盛的树丛里守护小鹿的母鹿,他还喜欢看那些在野草丛中吃着草莓,胖乎乎的懒熊。”查尔斯的个性和天性中存在的因素,所以才有了举家迁往西部并开始新生活的行动。从这一点看,查尔斯并不算个真正的西部拓荒者,因为西部拓荒者大多是去为了谋求财富,淘金。我们的查尔斯对财富没有强烈的欲望,日子也并不是过不下去了。他只是开始新的、自己喜欢的生活。

草原上的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作者笔下的大草原,是没有开发的、散发着原始气息的草原。这样的草原像神话一样远去了。我们能看到的是人迹严重污染的草原和英相作品中的草原。所以,我们跟着查尔斯一家人,不,是跟着作者观赏这草原美景,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兴奋之感。我毫不怀疑我们的阅读之旅就像真正的旅行一样,就像我们的小主人公劳拉相信夜晚的星星会唱歌一样。在每一处宿营的地方,在宿营的夜晚,我们的小劳拉就如痴如醉地观察星星,她在听星星们唱歌。在草原上,风景的不同,星星也有所变化,作者多次的描写也是有区别的。我想,这星星也是小劳拉心情和梦想的真实写照。尽管困顿和惊吓会时时侵扰他们,但小劳拉还是在全神贯注地倾听星星的歌声。劳拉还小,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找不到适合的语言,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感受到了什么,但星星的歌声中,已经包含她所渴望和所感知到的一切。所以,作者不去夸大和解释小劳拉的感受以及星星歌声中所包含的内容。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人性,这基本的一条就是要符合客观的规律。

查尔斯爸爸是能干的,他比那个梭罗一点也不差。他有一双能工巧匠的手,草原上的小木屋被他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一次次完善之后结结实实的,他不仅给了孩子们一个安身立命的家,而且也是一个好父亲,给孩子们送去温暖,给孩子们送去安全感,而且还会给孩子们唱歌。他更是一个有着很多优秀美德的人。比如说对他邻居们的关心,拯救邻居不顾个人安危等等。他这样的人和草原一样洁净,有和草原一样的胸怀。但他也曾真实地被惊吓过,甚至都唱不出歌了。他们一家人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但也有威胁和危险时时存在,且不说狼虫蛇豹动物们,单说印第安人,也是时时刻刻让他们担忧着,恐惧着,以至于让他们都对印第安人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偏见,认为没有印第安人中没有好人。最终的事实是,一个印第安某个部落首领样子的人,制止了一场血腥的厮杀,查尔斯一家人以及其他来拓荒的白人才免除了性命之忧,人为的灾难才得以平息。而最有趣的是,小劳拉喜欢印第安小孩的原因竟然是可以不穿衣服,赤裸裸地骑在马上:劳拉盯着印第安小孩,这些印第安小孩也望着她。她突然产生一个顽皮的愿望:想变成一个印第安小女孩。当然,她不是真的想,只想不穿衣服,骑上一匹那样欢快的小马,沐浴在风和阳光中。我想,小劳拉天真的想法之中,至少包含了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成人世界对儿童规范造成的压抑。我们清楚地看到,当小劳拉想做某件事时,首先想到的是大人是如何教导的,要求的。读起来真觉得有点悲哀,这种悲哀,丰子恺在缘缘堂随笔中有过痛心疾首的描述。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部美国西部草原的风情史,是美国第一代人的拓荒史,更是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典范。它无疑是对人的生存能力的挑战和考验。我不知道人脱离了文明提供的种种便利之外,我们空手赤拳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能力是不是已经退化了?这个问题是不敢想象的,因为我们的孩子依赖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娇贵,我们每个家庭生生息息都在一个环境一个空间里生活,和大自然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这样的书,是应该好好读读的。哪怕仅仅是一个对梦想的抚慰也好,当梦想全部破灭和消失的时候,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草原上的小木屋》

 

(美)劳拉·英戈尔斯·怀尔德 

 

刘洊波  杨春丽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杀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