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们的节日
安武林
参加了几届全国书市,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喜悦”二字了。而喜悦的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在我眼里,在我心里,书市就是编辑们的节日。
记得每一次书市的前夕,那些关系好的编辑们,天南海北的,就开始打电话了。你去吗,我去。我去,你去吗?我去我去,你还知道谁去吗?某某某也去?天哪,我好几年都没见他(她)了。温暖的电波至少在书市召开的前一个月或者更早些时候就在编辑们之间流动了。能去的,欣喜异常;不能去的,深深遗憾。好在现在的联系方式多样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传送,都能迅捷传达自己的行踪和心情。
我不是一个喜欢在人群里面走动的人,每次走进书展展场,总觉得胸闷心慌,那是人多、通风设备不好造成的。但也有意外惊喜。冷不防,肩膀会被人猛拍一下,回头就会看见一张熟悉的笑脸。可是,也会有苦恼。比如说一个朋友和你约好在展场某某展台相见,你找来找去,总是找不见的。打手机,一次两次三次,啊呀,见了,握手。那种笑,真有点跋山涉水之后相见的激动和感慨。
在我印象中,每一届书市都没解决好这个问题。找展台,找人,特不容易。
尽管有此感慨,但冲淡不了节日的心情。我想这和幸福的烦恼以及甜蜜的忧愁是同一种感觉。
我觉得中国的编辑们都是很敬业的人,在展场,你会看到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其实,你说贪婪的眼睛也可以。展示没结束,就有编辑去泡蘑菇,或索要,或想购买自己喜欢的书。我自己就要过一本很薄很薄的书。非常有趣的是,我觉得发行人员和编辑人员是非常容易区别的。不用看他是在走还是站在展台那里,从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我想这是职业特征的缘故。
只要是编辑们见面,无论多好的朋友,第一句话准问:“这一次,你做什么书参展了?”
然后,在做什么书,有什么计划,社里待遇如何,奖金如何。我想除了各出版社高层们对此讳莫如深之外,编辑们都是无所不知。如果你要是有书参展,你的编辑朋友准会要求去你展台上去看看。
不过,编辑们都是善良的。很少有我这样直率的。有一次,我去展台看朋友做的书。我很直率地对他说了他的书的种种不足,他脸红了。别的朋友看我的书,总会找出种种优点来表扬我。后来我也想了,我这样做很不好。每一个编辑都明白,每一本书出来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缺点的,而每个人都是需要鼓励和赞美的。
遗憾的是,很多编辑朋友都无法参加书市。因为出版社派的是发行人员。我想,假如我真的是孙悟空的话,一个筋斗云把他们都带去,倒也省下了他们单位的差旅成本。这样,编辑们的节日就更空前热闹了,大约,老板们也乐得给编辑们放几天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