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秘的花朵处处盛开

(2006-02-05 07:54:54)
 隐秘的花朵处处盛开
                                            安武林
    《喜欢不是罪》是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书名,我们好奇与灿烂的目光很容易被她诱惑。而我的确被她诱惑了,但并不是由于职业的原因。这是一本类似于《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样的小说。情感与心灵上飘飞的羽毛——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处处飞扬,尽管其中拥有种种复杂而又丰富的寓意,但我仍将其归之为“少年心理关怀”小说。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爱与喜欢错位的故事,也不是故弄玄虚的两代人不同的情感经历的故事,而是父母如何体贴自己孩子、关心她心灵健康、使她安全地度过情感危机的故事。如果我们已经厌烦了那种清高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说教,那么我们会很欣然地接受主人公我(朱若葵)父母所持的态度,以及主人公本人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成就。我一点也不怀疑,情感的美丽与脆弱,心灵的强大与柔弱。这在朱若葵的经历中表现的非常充分。
    毫无疑问,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有那样美好的渴望与充满诗意的等待,他们正在经历书中所描写的一切或者说正在试图探究那种抵达的可能性。而朱若葵在遭受如此打击之后,依然能够艰难地调整自己,并可以很勇敢、甚至是很欣然地面对自己所经历的情感(破碎的、带有毁灭性的),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无论外部有多大力量可以依靠和依赖,但最终调整和超越的力量还要靠自己。所以,本书所给予少男少心灵上的抚慰以及正确的指导完全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朱若葵是一个成功的心理调试的个案。
    《喜欢不是罪》是由朱若葵的父母25年同学会拉开帷幕的。朱若葵突然发现同班同学“邱代表”的妈妈与自己的父母是同班同学,而自己的母亲和另外三个母亲是同宿舍的同学,号称校园四剑客。这种亲密的关系引起了朱若葵强烈的好奇心,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缺席者——赵红梅阿姨。赵红梅阿姨当时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但结果是中学辍学了,最后嫁给了一个农民。令人惊奇的是,谈起赵红梅阿姨,她们三个人都有惋惜之情,并且一起给赵红梅的女儿汇钱。这种不可思议的举动当然让人猜疑了,所有的读者都会情不自禁地猜测其中的秘密。上一代人的生活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尤其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如何度过少年时代的?如何处理种种貌似简单但又很难处理的现实性问题的?在现实生活中,读者很难能听到父母真实的声音,大人们像掩饰罪恶一样藏起了那些美丽的往事。这是非常可笑的。
    朱若葵有自己的生活,她本人有个神秘的网友(笔友)——许嘉陆。他们在同一个城市,没见过面,不用网络建立联系,却用古老而又浪漫的方式——书信——进行交往。邱彤——数学课代表(邱代表)——喜欢朱若葵,朱若葵却喜欢着自己的网友许嘉陆。赵天鸣追求林姿,但林姿并不喜欢赵天鸣。这种天真而又烂漫的感情,在我们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喜欢罢了,可是,在他们的心目中,那是像理想一样充满着灿烂光环的爱。这些隐秘的花朵处处盛开,犹如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开头所热情地写下的诗句一样,他们正是学习和成长的年纪,怎么可能没有情感的追求和梦想?尽管他们还没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责任,但是生理和自然的本能会驱使他们去追求爱,而他们的心理又充满了幻想与渴望。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很少从心理这个层面上去关心和关注她们,并且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那些现实中的悲剧以及我们看不见的扭曲的心灵,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省吗?
    当朱若葵满心欢喜地和大学生许嘉陆约会的时候,却发现许嘉陆的身边有一个大学女友。许嘉陆告诉朱若葵,他一直把她当作好朋友和小妹妹看待。这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如果不是善良的、聪明的母亲从邱彤那里打听到女儿去约会的消息,朱若葵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蠢事。一切的一切灾难性的后果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歌德之所以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以自杀的方式来终结这一段无望的爱,是因为他再也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解决。而朱若葵的妈妈,一个开明的、体贴的、细心的母亲,用自己亲身的经历给自己的孩子指明了一条路:喜欢不是罪。那个在朱若葵心目中悬而未决的谜,终于揭开了。原来赵红梅阿姨之所以学习优秀(很普通的一个农村女生),是因为想吸引班里的帅哥——朱若葵的爸爸——的注意力才拼命学习的。有一天,她的日记被别人看了,于是班里传开了她暗恋帅哥的故事,最后班主任找她谈话,但她拼命否认。最后,她选择了休学。于是,她一生的命运被改写了。
    喜欢不是罪,并不是鼓励少年少女们去恋爱,而是想告诉他们:这不是一种罪恶。不要有罪恶感,更不要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丧失理智,走向另一个极端。喜欢是一种很清澈的感情,自然的、近乎天然的感情,她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愉悦。应该说它是健康而又美好的,积极的而又富有人性的。我们完全可以从朱若葵的身上得到启迪,无论是把她的经历当作一种教训来看,还是当作一种经验来看,都会让我们获得一种达观的智慧。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许我们的身边没有可以信赖的人,没有可以倾诉的人,没有提供帮助的人,但是,朱若葵的心理和情感上的经历无疑会给我们一种温暖的抚慰。说一句很题外的话,哲学家西塞罗说:年轻人,对于爱情能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智者的态度。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重视和不珍惜自己的情感,而是说我们应该像朱若葵那样,成功地走出心灵上的沼泽地。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