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徐工如何被贱卖
所有的评论以公开的信息为准,如有出入请徐工澄清。
根据披露的信息,徐工曾与凯雷签有这样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凯雷向徐工机械注资3.75亿获得徐工机械85%股权,根据这一协议,实际上相当于将徐工优质资产免费送与凯雷。当然,这一方案未予通过。这一协议的尽管没有签订,我不能怀疑这一荒唐方案推动者的操守,但可以怀疑他的能力。
且看海外资本是如何利用中国会计制度的缺陷和某些人的配合大肆低价收购中国资产的。
徐工机械2002年改制,将集团所有优质资产装入徐工机械,非优质资产保留在集团,也就是说负担仍然由国家承担。所以大家要清楚,此时出让的是徐工的优质资产,而非大家概念中的庞大而困难重重的徐工集团。
徐工机械为非上市公司,由于资料不公开,无法对徐工机械资产进行十分准确的分析,但下面的分析是有参考价值的,且足以说明问题。如有出入,徐工当事人也可以解释:
①徐工科技:徐工科技是一家上市公司,年销售额应该在35-40亿左右,昨天收盘价格是5.4元/股,法人股大概为三亿三千万股(部分不属徐工集团),仅此部份,徐工集团价值17.8亿。
②徐工机械的核心资产并非徐工科技,而是徐州重型,去年徐工科技亏损1.2亿元,但徐州重型的利润应在四亿元左右,徐州重型价值远高于徐工科技。
③品牌价值: 2005年8月10日慧聪网报道,经国际化、专业化的世界品牌研究室(WOL)评估,徐工品牌价值80.6亿,居机械行业品牌之首。
④按现行中国会计制度,无形资产基本未记入资产报表,只有土地按原值计算,而品牌价值、知识产权,根本未予考虑,这是价值评估的严重缺失,那么这些无形资产值多少?
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的20亿元基本只够收购徐工科技,而其它资产基本白送!
请问徐工的改制者:你们聘请的国际机构,按国际标准对徐工的价值进行了合理评估和定价了吗?徐工方面一方面极力掩盖徐工价值,一方面极力美化收购方案,给人感觉是处心积虑,贱卖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