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东垣文明不被重视看石家庄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迷茫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从东垣文明不被重视看石家庄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迷茫作者:新石门捕鼠犬
http://s14/mw690/001rW9MSgy6NMfjEWexfd&690
民生路的万字会楼,2008年被评为石家庄十大历史建筑,2009年就被焚毁了。
河北省博客联盟组织的石家庄历史文化源头讨论活动,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标志就是数位提出不同见解的博友都通过严谨、详实的资料搜集,认真、冷静的分析论述,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经过时间的沉淀,拿出了相对科学的博文,将探源讨论活动掀起新的高潮,与此前的一边倒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讨论的意义在积极显现。此时的结果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反而是各位博友的参与热情以及未来对石家庄历史文化研究的持续发酵更有积极意义。城市历史发展脉络不是哪位专家给确定的,也不是偏激、狭隘者就能一言以蔽之的,而是在以固有的发展轨迹存在着,只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等待石家庄城市历史文化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凭借知识、执着、热情来开启。
曾经对东垣故城一往情深,不仅仅是自己手里丰富的东垣故城历史文物的存在,而是通过讨论脉络更清晰了,如今更倾向于城市多源头的观念,灵寿、蒲吾、新市、棘蒲、肥子、九门、栾邑、房子、石邑、常山、宋子、封斯、鼓城、蔓葭、封龙、行唐、东垣、真定、乃至正定等都曾经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沿岸各领风骚,是石家庄区域内众多古城共同塑造了我们的城市精神和文化风骨,然而今天我们的城市精神和文化风骨却在日渐模糊,呈现出一种迷茫和无奈,而非我们热心期盼的那样充满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与京畿大省省会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自信格格不入,如此才让火车拉来的城市的误读版本长期流行,由此评价此次探讨活动在民间的兴起自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本来是在探讨石家庄城市历史文化源头的问题,如今却转移论述方向,令争论发生某些偏差,石门捕鼠犬意欲何为?那就是我们在煞费苦心的探讨城市历史文化,而我们的城市决策者在对待城市历史文化,对待弘扬、延续、发展、利用的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建树却是令人失望,甚至是愤怒的,这就是我们在积极探讨,努力推进,结果却是城市历史文化却呈现衰落、冷落、破落的态势,不是我们的城市太过捉襟见肘,而是观念、理念、信念的偏颇和落伍,造就了今天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和利用的边缘化和弱势地位,我们曾经引以为傲厚重广博的历史文化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是处于何种保护状态呢?不堪回首,不堪探究,不堪了解,心生悲凉!惨不忍睹!痛不欲生!
就先说说东垣故城吧!三、四年前被媒体炒翻天的东垣故城遗址公园至今还未见动一砖一木,宏伟的蓝图依旧是好看的画高悬在城市规划馆中,还存留在部分石家庄人的记忆中,什么时候落地依然还是悬在半空中的靴子。然而作为房地产炒作的最大噱头已经炒滥了,毗邻东垣故城核心区域,成片的已经高楼拔地而起,以泰山压顶之势对脚下的东垣故城遗址形成围合现状,在野蛮的侵吞着东垣故城的城区范围,仅存的东垣故城东垣台地被彻底夷平,被彻底毁掉也就是时间问题,固有的联通石津灌渠与滹沱河的河道未被加以利用,却惨遭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填埋的厄运,而其它地方却在开挖人工河道,打造人工水景,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石家庄城市根脉被无情地斩断。领导拍拍屁股走人,城市决策者对说过的话可以不负责任,媒体鼓噪者也可以不负责任,忽悠有理,追责有罪,那我们只好就此闭嘴打住了。
还是四年前,另一件有关文物保护的事件也被媒体爆炒的沸沸扬扬。见证石家庄近代城市发展进程的四合楼院被发现、被宣传、被拆除都与本土媒体大有关联,拆除时媒体煞有介是的宣称,梁柱檩条都要编码,砖石科学拆除,要在正太饭店附近异地重建,很多热爱石家庄历史文化的人士着实高兴了一阵子,时间过去了四年,强势的苏宁大厦已经隆重开业,而仍然还是一堆废砖烂瓦的文物复建工程依然是遥遥无期,就是旁边的正太饭店也还是那副衰败的样子,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石家庄十大历史建筑之一的正太饭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老态龙钟,百无一用,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被严重的低估和忽视,这座省会城市的决策者和曾经的鼓噪者面对今天的境况,难道就不应该说点什么吗?哪怕是几句轻描淡写的解释也行啊!我们等了四年了,我们一直还在等待,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了,新闻媒体的新闻追溯制度和职业操守都不允许长期这个样子啊!总有人说石家庄没有文化,是这座城市没有文化?还是管理者、决策者,宣传者缺乏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大概不是我们脚下厚重的黄土地吧!
有机会去过河北省博物院的诸位都会对中山国文化印象深刻,虽然短命,却是文化灿烂,青铜铸造技艺冠绝战国七强,谁能拿出更精美的铜器来一较高下,估计都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实物。中山国留给我们今天石家庄人的宝贝太多太丰厚了,可是出土这些国之瑰宝的中山王陵却是凄凄惨惨戚戚,连带周边的灵寿故城,本来可以成为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共同辉耀中华的国家重点大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如今却是荒草萋萋,偏处平山、灵寿一隅,凝聚着这片古老土地上,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于一身的中山国王陵和都城遗址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这在其他省会城市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是我们这座城市不具备如此的财政收入吗?显然不是,决策者意识不到还是缺乏足够的重视,我等草民就不得而知了,对话的通道很明显极不通畅,最应该成为石家庄城市名片的中山国文化却在长期蒙尘。
为了迎合地产商,大经街区片的近现代建筑都化为了齑粉,万字会楼被焚毁,2008年评出的石家庄十大历史建筑,该区域就占了三座,万字会楼、常家楼及常家院在2009年就已经破坏殆尽,幸存的日本兵营旧址也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评选的意义就是自抽耳光!石家庄这座城市闹的笑话可是不少了。如今地产形势不容乐观,大经街上似驴非马的民国风情仿建已经找寻不到一丝老石家庄的历史风貌,总有一天会沦为商人的店铺,噱头的价值自然消失,国家供养的专家学者智库人员也不想解释一下吗?早在十年前就应该感知到地产过剩的结局,有谁凭借职业操守和社会良知给决策者以警示?大多顺杆爬的大捞好处,却不会开出苦口的药方,现在却要让全社会来埋单,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哀!大桥街的老建筑能不能保住不会取决于文人们在网络上的呼吁,而是取决于决策者的文化自觉和开发商的文化自省,就地保护规划建设历史文化街区这样的成熟的办法拿来就用,却总是不被人重视,总是不能进入决策者的法眼,那就在此再次提醒一次吧!抚今追昔,这是贴上文化标签的最后机会。
井陉窑与定窑、邢窑、磁州窑并称河北四大名窑,不要说与定窑和磁州窑共同承担起弘扬河北陶瓷文化的重任,就是与邢窑的奋起直追比起来,井陉窑都要逊色的多,井陉窑的继承者在使用现代工艺烧制砂锅,与传统工艺、经典器型越来越远,有些事情需要企业自发的行为,弘扬陶瓷文化传承陶瓷技艺却需要政府的有效扶持和引导,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任何形式的支持,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旦彻底灭绝,将是石家庄最大的损失。龙牌会、抬花杠、农民画、铁龙灯、宫灯、拉花、剪纸、土布、战鼓、丝弦等其它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更具有民间传承基础和简便易行的特点,还能够得到延续,而像井陉窑这样的文化遗产则亟需得到政府层面的支持和鼓励,才能焕发青春,成为井陉成为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名片。这些应该是石家庄文化复兴的重头戏,如今却得不到重视和关注,文化之孱弱可见一斑。
新火车站虽然因为一些瑕疵备受诟病,但赵州桥的影子终于在这座巨型建筑上深深的烙上了石家庄的文化印记。老火车站广场和站房的未来在被媒体高调的爆炒一顿之后又归于平静,这博物馆那博物馆的概念性东西很难煽动起决策者的决心,最宝贵的黄金之地却是长久的处于闲置状态,铁道入地也成了半瘫痪的烂尾工程,此时善于鼓噪的媒体也彻底噤声,翻看几年前的新闻,媒体人应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感到脸红,可我们却看不到任何的追踪报道和职业愧疚。地下高铁在跑,地上普客在跑,渲染了好几年的城市道路交通的融合还是挂在墙上的蓝图而已,文化要想融入其中就更难了,规划变成了鬼话,规划变成了诡话,朝令夕改,更弦易辙成为常态,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懂城市规划,不懂历史文化,瞎指挥,拍脑门,最后拍拍屁股走人了事,如此发展环境,如此文化氛围,历史文化要想受到尊重,受到善待,就变得更难了,尤其在这个没有文化也不想装有文化的城市,
这座城市守着东垣故城这样的历史文化金字招牌都不利用,却让已经彻底扶不起来的房地产捷足先登,东垣故城遗址公园以及东垣故城博物馆难不成真成了泡影,如今来自省会和全省各地的文史爱好者理性的探讨石家庄城市历史文化的根源问题,东垣---真定---石家庄的建城史脉络越来越清晰,江河之源唯长为源,城市之源那就是城市存续时间和历史影响力了,众多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都是今天石家庄的根脉所在,只不过对今天城市的影响程度大小而已,谁能说清楚主动脉和毛细血管究竟哪个更重要?探讨并不是要得出最后结果,而是争吵、理论、推介、宣传的过程意义重大,希望来自民间的力量能够推动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和传播,进而产生强劲的城市精神和文化风骨的形成和发展,爱之深责之切,言语或许有些尖酸刻薄,但我们的初衷却是火热的,一如河北省博客联盟历次活动的轰轰烈烈。
2014年11月18日
http://s4/mw690/001rW9MSzy6NMmRvMht13&690
正太饭店2008年被评为石家庄市十大历史建筑,但长期得不到修缮、利用,就这样被荒废着,这是省级文保单位应该享受的待遇吗?石家庄的悲哀啊!
前一篇:[转载]明清时期的真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