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声里的年怎么过

(2012-01-23 09:50:38)
标签:

杂谈

    相声除了能带给人快乐外,另一件彪炳青史的功绩就是记录并保存了民情风俗。今天,当我们喊着年没有年味,年不知道怎么过的时候,让我们打开留声机,在传统相声中寻找旧年新年的影子,看看时空那头那年人们在干什么。
   传统相声中有不少提及春节,给人印象最深的要说《开粥厂》里的趟子了,里面罗列了一些春节吃的、用的,开粥厂里刻画的小人物虽然嘴上丰满,钱包骨干,但是从他对每个节日吃喝用度的描述来看,他(作者)对生活还是很细致的,他留意到这些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理想一定是当时社会较为普遍的年俗用品,所以才被小人物“我”所熟知。就让这些来给我们做向导吧!


大蜜供!安供,北京正明斋定做!还有呢!给鲜果供一堂、素供一堂、酥油月饼一堂、面鲜一堂、灶王前一样儿三碗、重素墩一对、大双包一对、小红包一对,以上共六堂;供碗儿二十八个、供花儿六堂、红石榴花儿五朵、祭财神羊肉一块。外要一把红头绳儿、一包年饭果儿、外边挂灯钱、一个铺垫儿、五副春对儿、街门对、屋门对、佛前对、财神对、灶王对、福字儿、佛字儿、横批儿、斗方儿。“出门见喜”、“抬头见喜”五个春条,两把掸子、一束藏香、一个钹盔,一个灶王龛。十盏红灯花儿、十盏白灯花儿、十盏黄灯花儿、三十张挂缎儿、石门对儿门神一张。一张加官儿、一张天地码、财神满张、通俗对儿一丈。一张财神方位单,一本宪书、一个红喜灯、十刀烧纸、十把麻经儿、十个麻雷子、五个二踢脚、三挂南鞭、一封高香、一封线儿香、十盘盘香、一匣白素锭、二两胰子、二两爆花、十张红棉、两盒儿扑粉、一罐儿桂花油、二百斤烟儿煤、一百斤硬煤、五十斤煤球儿、十斤木炭、二百斤劈柴、二百斤高白面、三升高白米、二斤绿豆、二斤青黄豆、十个大馒头、一百个小馒头、二斤黄年糕、二斤白年糕、二斤蜂糕、一百年糕坨儿、五斤牛肉、五斤羊肉、一对野鸡、一对野猫、一块团粉、一块鹿肉、两只肥母鸡、一只鸭子、一只关东鸡、二百斤白菜、二百斤酸菜、十把菠菜、两捆韭菜、二斤红萝卜、一捆香菜、二斤山药、一斤水笋、十块香干儿、十块菜干儿、半斤海蜇、十个鸡子儿、五个松花、五个鸭子儿、二斤黑黄酱、四两芝麻酱、半斤水疙疸、半斤咸、胡萝卜、一包酱菜、四两卤虾油、一罐腊八醋、一包花椒、一包大料、一包五香面儿、一包红曲、五斤大八件儿、二百素元宵、还有一副扑克牌。


祭祀
  中国传统的“年”起源于驱魔祈福的含义,本身带有民间信仰和民间崇拜的色彩。由于中国多元化信仰体系,谁也说不清“年”是哪种信仰中的神灵或者妖怪,过年如何驱魔祈福。因此,多神崇拜,杂乱供奉就成了盲目中的选择。
  供品:大蜜供(北京春节时特有的应节时品,在其他地方、时间都没有卖过。因其主要用途是作为供品,又用饴糖浸过,饴糖似蜜,故名“蜜供”)、鲜果供、素供、酥油月饼、面鲜(用面做的桃、苹果、橘子、柿子、佛手五种水果形状的点心)、酥油月饼(成套月饼,每碗插上一枝福寿禄禧财的供花儿)、灶王前(糖瓜、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重素墩、大双包、小红包、供碗儿、供花儿、红石榴花儿、祭财神羊肉(正月初二祭财神,除羊肉外应还有其他牺牲,可能因为马三立先生是回民之故,别的有意隐去,羊

和鱼合用,合成鲜,以示新鲜财神降临,再发新财)、灯花儿(正月初八为顺星也叫祭星,以五色灯花纸,捻成一百零八个灯花儿,用油泡在粗磁做的小灯盏里,燃起来散放於庭院各处,以此祈福)、藏香(老北京过去家家有佛龛,春节祭祀在烛台上插素蜡,香炉内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十刀烧纸。
  这段贯口展现的祭祀状况有很多满洲旗人的风俗,可知《开粥厂》应产生于北京,贯口的创作年代应在清末民初。祭祀的神主主要有财神、祖先排位(高香)、天地人神君排位、灶王、佛等,体现出满族信奉藏传佛教、萨满教与旱地汉传佛教、道教崇拜的特点


装饰
  对联:“五副春对儿、街门对、屋门对、佛前对、财神对、灶王对、福字儿、佛字儿、横批儿、斗方儿。‘出门见喜’、‘抬头见喜’五个春条(旧俗春节书写吉祥词句贴于门楹上的条形对联)”
  神主画像:一个钹盔,一个灶王龛、。一张加官儿、一张天地码、财神满张、通俗对儿一丈。一张财神方位单(道教认为财神方位随月与年而不同)、一个红喜灯……

 

放炮
  十把麻经儿、十个麻雷子、五个二踢脚、三挂南鞭

  燃放爆竹是传统对“年”这一魔怪驱赶的含义,后来成为较为普遍的民俗,取义热闹罢。

 

打扮
  直到现在,过年买新衣,洗澡化妆等等习俗仍在保留,那个年代也是如此。“一匣白素锭、二两胰子、二两爆花、十张红棉、两盒儿扑粉、一罐儿桂花油”您想想,这家得多要样啊!

 

饮食
  中国人过嘛节都少不了吃,每个节吃的都不一样,还各有说道。春节是大日子,做饭的用具和食材自然也得丰盛,“二百斤烟儿煤、一百斤硬煤、五十斤煤球儿、十斤木炭、二百斤劈柴、二百斤高白面、三升高白米、二斤绿豆、二斤青黄豆、十个大馒头、一百个小馒头、二斤黄年糕、二斤白年糕、二斤蜂糕、一百年糕坨儿、五斤牛肉、五斤羊肉、一对野鸡、一对野猫、一块团粉、一块鹿肉、两只肥母鸡、一只鸭子、一只关东鸡、二百斤白菜、二百斤酸菜、十把菠菜、两捆韭菜、二斤红萝卜、一捆香菜、二斤山药、一斤水笋、十块香干儿、十块菜干儿、半斤海蜇、十个鸡子儿、五个松花、五个鸭子儿、二斤黑黄酱、四两芝麻酱、半斤水疙疸、半斤咸胡萝卜、一包酱菜、四两卤虾油、一罐腊八醋、一包花椒、一包大料、一包五香面儿、一包红曲、五斤大八件儿(北京天津都有,但内容不同,八种造型口味都不同的点心,年前还有天津桂顺斋的清真八件在石家庄卖呢)、二百素元宵”什么叫荤素搭配,哪个是主食副食,什么葱姜蒜,连咸菜都有,真是面面俱到!不过这里面很多吃的不是直接拿来放嘴里的,得一定先供奉在分食的,比如二百素元宵就是祭祀先祖的供品一项。

 

历书
  现在过年买个挂历,单位送个台历,那时候就得买历书,每年的历书叫做《时宪书》,民间简称之为“宪书”,凡是皇家统一制订颁布全国通行的历书都叫做“皇历”,又因使用黄色封面,又称为“黄历”,二者同音。历书有天文观测而来,封建时期天文观测涉及到与天地交流,因此只有国家来观测,并是国家礼制的重要部分,民间也格外重视。


娱乐
  一副扑克牌。这本是舶来品,作为新兴娱乐方式,在当时或许算作时尚了。可见过年不但要热闹,还得新鲜。这样的思潮只可在清末民初被迫开放国门的动荡年代才会产生。

 

  传统相声中谈及的过年民俗还很多,比如文人们热衷的写对子、打灯谜什么的。
  说起灯谜了,相声里的灯谜可是不少,有单句的,有拢字扣音的,还有写成诗文的,借着当下龙年春节之际,我这也送上一段灯谜,不多不少整四句,猜明博相声沙龙四个人名,每句都有谐音,猜对还有奖励呢!您来试试:

 

瑞雪欲来万户灯
二月春风化冰凌
三月桃花四月开
端阳龙舟半夜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