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小人物”是相声的灵魂
(2011-03-09 10:33:56)
“小人物”是相声的灵魂,所有优秀的相声演员都是塑造“小人物”的高手。
相声是笑的艺术,什么样的人和事会使人发笑呢?英雄人物不行,那是可歌可泣的;大坏蛋不行,那是可恨可憎的;广大人民群众不行,那是平凡而伟大的;只有“小人物”和“小人物”的行为才是可笑的。这类“小人物”不是阳光的,他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吹牛、说谎、不拘小节等等,总之是个不十分健康的人。
说到这会有人说相声的题材广泛,作品多种类型,说“小人物”是相声的灵魂有些以偏概全了。其实我们细琢磨,故事类相声的主角都是“小人物”;文哏、批讲类相声的学问都是剑走偏锋的,只有这样它才有意思;批讲类绝不是作学问的批讲,以歪批为主,正讲为辅;学唱类的唱是后面制造“包袱”前奏,而“包袱”还是“小人物”思维的产物,这无需多作解释。
对于歌颂型相声在这里多说几句,马季先生长于歌颂型相声的创作和表演,他创作了大批的歌颂型相声新作品,丰富了相声宝库。以比较著名的“找舅舅”、“登山英雄赞”、“女队长”、“友谊颂”为例,这些段子或介绍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或介绍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请注意这些段子都有“我”这个“小人物”贯穿其中,而所有“包袱”都出在这个“我”的身上,很显然没有“我”的存在,那就是一篇报告文学。当然歌颂型相声的题材也是很广泛的,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有反映恋爱观、反映荣辱观的等等,其笑料的产生也是在和“小人物”的思想碰撞、误会中产生。
有的时候“大人物”也能进入相声,孔子——大成至圣先师,我们的艺术家给了他一个“小人物”的灵魂,他才“一字中间添一竖”蒙人家元宵吃。创编相声“新桃花源记”中的大诗人陶渊明隔世重生,对我们现在的美好一无所知,闹了笑话,五柳先生和“昨天”里拉洋车的精神病人对新社会的不了解没什么两样。
有的时候“坏人”也能进入相声,偷东西的坏蛋是不可笑而可恨的,要是“小偷公司”的主人染上了官僚主义、本本主义、浮夸、虚假等等“小人物”的毛病,那就可笑了。
相声艺术中的“小人物”或小人物思维是有它的特殊性的,首先是可笑,或许也可气、可悲,适度可恨也无妨,但是不能令人生厌,试想一个相声演员带着两分贫气、三分流气、稍带点儿痞气在台上表演,是不是很烦人?有机会咱再聊聊“小人物”的文化品位。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