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韩故城”—— 新郑昔日的辉煌

(2007-09-11 17:50:30)
标签:

人文/历史

旅行

郑韩故城

新郑公园

古老的枣树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新郑自“皇帝”后,郑、韩两国又在这儿建都,先后延续500多年,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郑地处华夏之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说在6000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一带活动。是炎黄二帝的出生地,后来皇帝留在了本地发展,炎帝则到陕西开辟了新的领地。现在留下的古迹不少,还有一些不解的谜团。当地人说新郑有一个叫具茨山的地方,在山上的岩石上至今保留着古老而神秘的符号,虽经热心而又好奇人们的努力探寻,但还是未能破解。历史上这儿曾是政治文化中心,特别是春秋时期达到了鼎盛。自皇帝在这建都后,这里又曾作为郑国和韩国的都成,长达500多年,不可谓不辉煌。现在称之为“郑韩故城”,1961年就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1992年,新郑市政府把它定为中小学德育基地。据介绍当时古人在这儿修筑了20余公里的城墙,城内面积达十多平方公里,都是用黄土夯筑而成,最高16米,底宽40—60米,整座城垣连绵起伏,巍巍壮观。我们不能不为古时人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用简单的工具建起如此庞大的工程。时光已过去2500多年了,故城还保存相对完整,留下来的城墙在风雨中耸立,或被青草所覆盖,诉说着历史的辉煌和沧桑。
    新郑是一块风水宝地,自皇帝以来出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著名水利家郑国,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鼻祖李诫,元代天文学家许衡,明代名相高拱等历史名人,流芳千古,光耀史册。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促进时势的发展,这应该是永恒的真理。特别是韩非、子产、张良、白居易、许衡这些历史人物,可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为后人所传颂。子产为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身为宰相,他强调“法制”,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很愿意听取民众意见。为提高透明度,他把法律条文铸在刑鼎上,让所有臣民百姓都知道。当时,百姓们茶余饭后经常会在乡校议论时势,积极参政,有人怕百姓们闹事,就主张拆毁乡校,但子产极力反对,并解释和宣传百姓议论时势的好处,民间传说的“铸刑鼎”“不毁乡校”的故事是最好的口碑。他治国有道,注意依靠大多数,他指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注意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对那些贪得无厌的,胡作非为的达官贵族,严惩不贷,杀无赦。他也与时俱进,对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进行改革。孔子说他是仁人、惠人,也有后人评他为春秋第一相。说到刘邦,就少不了张良。张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是后人评选的中国历史上14圣人之一,有“谋圣”之称。为辅佐刘邦灭秦亡楚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张良忍辱负重,胯下之辱的故事,常被人们所引用。刘邦称帝后之重臣,最后能善其身者,唯张良。我们学古诗时,更少不了白居易的大作。白居易祖籍虽不是新郑,但他出生地是在新郑的东郭寺村,12岁离才开新郑,把童年的时光留在了这儿。年仅16岁时的他赴长安写的《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只要接收过启蒙教育而又学过唐诗的人,估计都可以背诵出来。历史记录的他们的行为、思想至今还影响着后人。
    新郑历史上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今天的新郑与全国相比虽没有春秋时期作领头羊的风光,但还是发展了。其经济实力在河南是排在前面的,这里紧靠郑州,交通便利,新郑国际机场是名付其实的航空港,成了新郑也是河南连接海内外的一条空中交通要道。新郑生产的“烟”是很有名的,尽管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他却给国家交了不少的税收,创造了不少的财富。在文教方面,现在这里有“升达”等好几所大学入住,对提高新郑人的文化无疑是有益的。而我以为这里的特产——红枣,是最富盛名的,个大,核小,味甜。“新郑枣”这三个字,还是在我小的时候脑海中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新郑还留下了活了几百年的不少的古老枣树。
    新郑还有一个公园,我们特意去浏览了一番。从皇帝故里走大概30分钟的路程,就可到达目的地。到公园去玩的人不是很多,要说新郑公园的初期建设还是不错。公园中有山有水,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荷花。特别是里面的几处石头造型景观,很有意境。
    新郑是中国具有古老历史文化地区之一,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为世界文明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兴衰沉浮,周而复始,这是历史的选择。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沉的民族。近代周期的衰败,当属晚清。政府官员腐败,“奴才”层出,割地赔款,国家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军阀混战,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只有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后,中国才又有了“尊严”,这种“尊严”是成百上千万的中国老百姓中的热血男儿,经过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国家落后就得挨打,这是无人质疑的。“国家强盛,老百姓安居乐业”。我想这是作为普通国民的唯一期望。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的城墙经过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保存相对完整,有的迎风耸立,有的被绿草所覆盖,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历史的见证人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新郑公园小景,石头造型别有情趣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荷叶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郑韩故城”—— <wbr>新郑昔日的辉煌
    “轩辕故里”中古老的枣树,已经500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