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希望那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仍然是带着美感的

(2016-03-27 14:16:03)
标签:

杂谈

     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农村题材的小说,他们平铺直叙,用一种带着泥土气息的文字,把人性、爱情、生活和整个人生解剖的那么血淋淋,尽管我深爱带点cult气息文字,可是我并不喜欢农村题材小说里那样毫无美感的世界。

      但是,我喜欢苏先生的这本《没有街道的城市》,这本书写的是农村,也带着泥土的气息,文字朴实无华,简炼深邃,用一种独特的气质解剖人性、爱情、生活和书里那些人的人生,只是它尽管也如此的血淋淋,但它却有一种别致的美感,像是一幅幅写意的简笔画,画里的人来不及忧郁,来不及痛苦,来不及细想他们悲惨的生活,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写意的,也不知道会出现在一本这样的书里。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因为每读完一篇我都会放下书回想一下故事里的细节,不是那种审视般的回想,而是一个纯粹的读者关于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的回想,这样的触动是我很久都没有过的。

      就像书的封底的那首诗写的『我不信,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我也不信在那个可以用『悲惨世界』来形容的文学世界里的农村,竟然也可以有这样的魔幻般的美感。

      苏先生笔下的那个农村有点荒诞,他们离现实很远,远到你无法想象那个世界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那里有一口深井,深井里总会有一具装满故事的尸体;

      那里有一个和那里的人略显不同的少年,少年心中珍藏着爱情,最终爱情会随着一个少女的背影渐行渐远,慢慢的变成年老时眼角的皱纹;

      那里有一个被所有人孤立的悲惨家庭,它被遗忘在光阴里,像一片饱经风霜的落叶,可是连它落下的那片土地都不愿意将它掩埋;

      那里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外乡人,他的故事和他一样是一个异类,待到他融入其中的那一刻便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 

      那里有一个满眼风霜的阴阳先生,每个人都投以他如信仰般坚挺的信赖,只是他的魔法却总是失灵,因为就算是他也无法拯救那么多活在苦难中的人;

      那里有一个在最底层挣扎着的姑娘,她背负着历史带给她的沉重感,连站起来都显的那么吃力,就算坚硬如磐石,也在那样的重压下变成了粉末; 

      那里有一个苏先生的投影,他并不见得真的爱那片土地,但却带着那份所剩无几的乡愁,把那个世界用一种几乎静态的形态展示出来。

      那个世界有太多悲惨的故事,每一条故事线都互相牵引,而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孤独的呼吸着,并为每一次呼吸付出着沉重的代价。

      那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世界,因为它压抑、满是痛苦和挣扎,那仿佛是一个十三次元之外的世界,可是里面的人却都如此鲜活,好似离我们并不远。

      去年回家的时候,我看了《小鞋子》,那是一部伊朗的电影,看完后我一边抹泪擦鼻涕一边把故事讲给妈妈听,妈妈说她小时候还见过一家人穿一条裤子的,谁出门谁穿。女的如果来了月经就坐在炭灰里,生孩子也一样,生完之后,把炭灰一倒就算是生完了。

      我很清楚中国从来都不缺和贫穷有关的题材,只是中国人的浮夸本性无法如此恰到好处的讲述贫穷。稍稍触及便会用力过度。他们把贫穷和落后想象的太过恐怖,每个故事都满是恐惧感,所有的观者被触动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隐藏在身心里对那些故事和故事里的人深深的恐惧感。

      农村题材的小说里有着各种各样和贫穷有关的故事,只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肮脏,肮脏的屋舍、肮脏的人、肮脏的性,带着一种浓浓的戾气劈头盖脸的向你砸了过来,不溅你一身血好似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学,那样的文学让人失望,那样的农村更让人绝望。

      在我的印象里,尽管那里远离文明的都市,但却是朴实的,住在村头的人家会把自己家种的蔬菜和大家分享,住在村尾的人也会把自家的牛奶分给邻居,和都市的冷漠相比,那里的人和人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羁绊,尽管他们贫穷,可是他们善良,尽管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苦难,但是他们却用最大的善意对待着和他们同处在一个村子里的其它人。

      结婚会有一大群人帮忙,他们不是亲戚也不是朋友,他们只是邻居;

      葬礼会有一大帮人像忙着自己家的事一样忙前忙后,他们的眼泪那么真诚那么晶莹,那些所谓的文学为什么要在他们的身上披上那么沉重的恶意呢?

      我开始无法读懂那些文学,并且开始深深的厌恶它,因为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村子里的某个鳏夫和某个寡妇的房事,他们更在意那些肮脏而并非这些善意。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文学里的农村并不是我长大的地方。甚至说那是一个光怪陆离,不知道存在于哪一个次元的奇葩遍地的地方。

      苏先生笔下的农村尽管也有着光怪陆离的地方,每个人也不约而同的悲惨着,他们是无知的,他们是远离文明的,他们是如此落后又如此浅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善良,并不妨碍他们对爱情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喜欢他笔下的那个世界,尽管也会让人觉得压抑和痛苦,但是却仍然有着它独特的美感。我希望农村题材的文学书写的是这样的一个带着美感的世界,我希望每个读者读到的不再是那么肮脏且带着浓重戾气的农村,不再是一个只有悲惨的世界,而是一个平淡的、本真的,人和人如此贴近的真实的农村。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推荐给了很多朋友,他们大多是和我一样在农村长大的,他们知道农村的平淡、本真和那种独特的深沉。所以我觉得他们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里带着悲伤线条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