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2008-06-29 22:57:02)
标签:

华林寺

休闲

旅游

分类: 视觉摄影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古老的华林寺(组图)

 

■相关链接:“西来初地”华林寺

  南朝梁武帝时代,当时广州下九路一带还是浪涛喧哗的古海岸。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三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3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海岸,达摩禅师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

  达摩来华后,人们便在绣衣坊附近营造传教建筑,名为“西来庵”。今下九路的西来正街、西来西街、西来东街等街巷名称都是为纪念达摩禅师传教命名的,也都与“西来庵”名字有关。达摩在西来庵传教佛经,广播衣钵,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

  此庵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传灯不绝。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宗符禅师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庑寮室,并改西来庵为“华林寺”,成为当时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康熙四十年(1701年)增建殿舍,建起七层高的舍利塔,其造型精致,在广州独一无二。塔身高7米,以星岩白石制造,六面七层,每层刻有花纹,玲珑精致,造型华丽,有舍利藏在下座的石、木、铜、银四重套盒内。

  道光末年,华林寺建五百罗汉堂,罗汉体形逼真,姿态各异,面貌喜怒不一,其中还塑有马可波罗像。此外,在罗汉堂中央还有一座用l000多斤铜铸成的高4米的阿育王塔,都是珍贵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