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生活王小洋漫画访谈 |
分类: 访谈 |
继续偷懒……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认为你的成名是从《机器妈妈》开始还是从《黒虫》开始?
王小洋(以下简称“熊”):唔……我一直都不觉得自己成名了,不过我觉得《黑虫》可能是一个好的开始。
记:你从93年开始创作《黄金锁》开始,一直到05年的《黒虫》为止,一共有15年多了,坚持创作了15年的动力源在哪里?
熊:其实这十几年中间也有放弃过好几次,但不画漫画又好像少了点什么,而且身边很多朋友都希望能看到我的作品,自己也很喜欢,所以就坚持下来了。这十几年里也有不断的投稿和参加比赛,从不断地被退稿、比赛落败慢慢地到被刊登作品、拿到最小的奖项,一点一点地……到被认可。
记:所以成功也是慢慢地磨炼出来的。
熊:应该是有目标吧。我和于彦舒(漫画《黑白无双》的作者)在长春的时候是邻居,也是同校的校友。他一直在坚持画漫画,每次见到他我就觉得自己也有动力了,因为我一直想追上他,所以只要是他参加的比赛我都有参加。
记:在这15年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成名之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触呢?会有压力吗?
熊:这十几年里学会了细致地观察和体会生活,我觉得这是最珍贵的。而且这些体会还能通过漫画表现出来,许多作品里都有我的生活经历。像《黑虫》,就是我去年在北京面对着许多压力的情况下编出来的。现在没什么压力,生活也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但是现在信念比以前更坚定了,以前很迷茫。
记:《黒虫》在前不久的穗港澳ACG上首发了,你对这部作品的满意度达到多少?你说过,你画漫画不是为了吓人,而是为了传达一点思考。那么,《黒虫》传达了怎样的思考呢?很多看过《黒虫》的朋友都说它是一部很感人的作品,你觉得呢?
熊:觉得还不错,挺满意的,书的装帧做得挺漂亮,但是因为这次的时间有点赶,创作感言和后记的文字量比较少,希望下次在书里面能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至于这部漫画要传达的东西……可能就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迷茫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要相信希望的存在。感人嘛……我到觉得还好。其实这个结局当时改了好几遍,这个结尾和想象中的还是有点差距的,它太圆满了。如果还有再创作的可能的话,我希望能给主角更多磨炼的机会。
记:《灵珑》现在正在连载中,它比较偏向于玄幻类型的漫画还是恐怖类型的漫画?你说过“里面涉及到民族文化和专业知识”,请问是哪方面的专业知识呢?这些内容都是有依据的吗?
熊:玄幻类的。专业知识涉及很多方面,有民族的服饰知识,生物知识等,为此也查了很多书籍,收集了很多资料。
记:至今为止,你在哪部作品花费的心血和时间最多?
熊:目前来看《灵珑》花费的心血最多,而且《灵珑》正在连载,以后还会花多少心血还是未知。至于花的时间最多……以前有很多作品一画就是一两年,很长又不成熟,所以都没有发表,不过也多亏当初的那些横冲直撞,才摸索出了很多经验。
记:你说你喜爱伊藤润二和岩明均等人的恐怖漫画,对恐怖漫画情有独钟的原因是?那画风或者是故事情节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吗?
熊:因为在恐怖漫画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你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会有很多未知的刺激在里面,不像一些爱情漫画一下子就能猜到结尾。画风的影响可能多少有一点,但情节不会,因为我有很多我自己要表达的故事和想法。
记:你现在的漫画都是手绘的吗?会尝试用CG作画吗?更喜欢哪种作画方法?
熊:现在的画线条都是手绘,后期加工都是CG的。以前我画过很多CG作品,但是都很少发表。最开始不接受CG做画,但是现在觉得CG很方便快捷,所以也用。其实漫画最重要的是通过故事传达漫画家的感情,绘画方式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记:你觉得现在国内的漫画发展环境与十几年前的最不同之处在哪里?
熊:十几年前还是个摸索阶段吧,虽然繁华,但却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那时候漫画家也有很多,甚至很多新人发表了一部作品后就被叫成了漫画家,不过那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漫画家很少很少,因为大家都没出过书,无论杂志社和作者都没什么市场概念,大家其实都是爱好者,漫画杂志就像是爱好者会刊一样。而且杂志本身对作者的推广也大多做得不到位。像几年前曾经非常有名的《北京卡通》办过的全国范围的推新人漫画大赛,我曾经拿下最高奖,但拿到也就拿到了,之后却没有任何推广计划跟进,所以所谓的比赛变得空有其表。加上后期杂志因为运作的不成熟开始从稿费等收入上无情地刻扣作者,导致了大量优秀作者的流失使杂志质量下降,进而销量下降,导致了严重的恶性循环。所以这十几年里,许多漫画杂志都倒了,许多漫画机构都改行了,如今留下来的都是经过了市场考验的,比如《漫友》,比如“金龙奖”……如今的国内漫画环境正朝着商业化发展,将会越来越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