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赠山西作家孙喜玲

(2015-12-07 13:11:41)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谢谢黄你山人的鼓励。
原文地址:赠山西作家孙喜玲作者:黄泥山人

《山西日报》报道:从2010年底到2014年夏,我省女作家孙喜玲不畏艰辛,自费调查了晋城市的40多个“荒村”,用她的笔和相机留住荒村影像,用她细腻的观察和绵密的思考,探寻了荒村之所以荒芜的缘由——

“核心提示”
  前不久,山西女作家孙喜玲出版了她历时3年多采写成的《荒村拾遗》,引起了多方关注。农村村落的荒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现象。据统计,全国每天要消失300个左右的古村落,山西也在其中。
  中国农村的荒芜不仅仅是农村的问题,其原因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孙喜玲研究的“荒村”概念不仅仅是房倒屋塌,不仅仅是耕地撂荒,荒村最荒的是人荒。农村没有了年轻人就没有了未来,而一个健全的社会不可以没有农村,更不可以没有农民。可以说,无论什么社会形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农村始终是承载社会金字塔的底座,而农民正是构建这个金字塔底座的基石。城市是农村的寄生物,必须依靠农村的供养才能生存发展。假设没有农民种菜种粮放牧养殖,城市人的生活是一天都维持不下去的。
  孙喜玲研究的荒村中,还有许多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更不可再生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的荒废毫无疑问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孙喜玲所做的正是想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留住这些行将消失的村庄。而整个采风过程充满了被作者称之为“甘之如饴”的辛苦,也有着许多难为外人道的无奈和无助。

赠孙喜玲

作家喜玲目光深

觅宝寻幽走荒村

残垣曾住刘寄奴

老柳或唱谢道韫

桥头石狮出唐汉

场上戏台属明清

传统文化根源处

今日野草伴荒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