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喜玲的博客
孙喜玲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63
  • 关注人气:4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蝜蝂人生

(2010-08-04 10:50:13)
标签:

蝜蝂

重负

老农

现代生活

蛤蜊

林子

电脑

电视

网络

杂谈

分类: 散文

 

 画家二华在她的博客里有一篇配图文章,标题是《他建造了诗意的生活》,写的煞是精妙,她讲她在很多年以前,因为写生画画,走进了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小村落,在这个村里她见到一位老农,这位老农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村子,距离村子二十里路的小镇是他到的过最远的地方。老农无知懵懂,以为汽车是吃草料的,对楼房没有概念,于是,受到了作者的蔑视和嘲笑。去年,作者又去了一次这个小村,看到那位老农还健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二华说:“他的笑容仍像当年那样憨厚,仍然过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涯。所不同的是,村子周围的山林都分给了农户,老农民将属于自己的那片山林,培植的非常茂郁。他领着我走进那片深林,告诉我这些树是怎么种养的;那一棵树为什么长的这么慢;什么时候林子里出现了锦鸡,又是什么时候,豹子在这林子里叼走了山羊------他娓娓道来,没有任何惊世骇俗的故事,但我仍被他的谈话深深地吸引。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过分的矫情,到处都是‘真士隐去,假语村言’。我当年嘲笑的这个农民,现在,这位农民用他平淡无奇的生活,嘲笑了我们整个时代。

…… ……”

 我当年嘲笑的这个农民,现在,这位农民用他平淡无奇的生活,嘲笑了我们整个时代”,这话说的何等的尖锐和深刻,令我拊掌叫好。

 的确,这个时代值得嘲笑的地方很多,我这里先说一说生活小事种种,许多时候感觉现代化使自己越来越像一只蝜蝂,已然不堪重负。

 蝜蝂是一种很愚蠢的昆虫,小的时候在吕梁山的黄土地上见过这种昆虫,见到了能盯着它看半天,看它如何把沿途碰到的每一只蚂蚁背在自己身上,然后步履蹒跚着向前爬行,因为脊背上摞满了蚂蚁,看上去煞像一只用蚂蚁组合成的大昆虫,疙里疙瘩,奇形怪状,它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根本看不清楚。蝜蝂就那么超负荷地向前爬行着,直到失去重心滚下山坡去,然后挣扎起来继续往上爬,不知道它要爬向哪里,也不知道它脚下的路何时才能爬完。我奇怪那些蚂蚁怎么就那么听话,怎么就能乖乖的的爬在它的脊上纹丝不动。柳宗元有一篇《蝜蝂传》,描写说:“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是绝对来源于生活的写实,且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都明白快乐生活是简单生的,但简单生活却是那么的不容易,简直是现代人的一种奢望。不说人一生必须背负的老子房子车子孩子等等的社会家庭责任,不说功名利禄,不说为了生存必须拼争的头破血流以及种种烦心事,就拿出门来说,从前下乡演出最繁琐也就一个行李卷,一只背包,被褥铺盖,换洗衣服,盥洗用品,包括饭碗脸盆,喜欢的杂志书籍,就都交代了,有时三个月有时十几天不等。后来当了记者,出门采访无非一个背包,一个笔记本,几件换洗衣服,一把牙刷,一块香皂,一盒擦脸油,走个七八天不成问题。而如今想要去哪里走几天,行头不知道复杂了多少倍,要出门了,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怕记不住,把要带的东西一一列在纸上,挨着整理,结果还是免不了要丢三落四,直到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

 把这些繁琐不妨列出来:手提电脑以及所有配件,缺一不可——鼠标、鼠标垫、电源线。手机、手机充电器。录音笔、耳机、传输线、7号电池。相机、相机充电器、储存卡、闪光灯用的5号电池、读卡器、镜头布等。U盘、墨镜、老花镜(可以不算),常用药品,如防暑的、防感冒的、防腹泻的等等。牙膏、浴液、洗发水——宾馆的那些东西一概不能用,单那种劣质的味道就让你无法忍受(现代化的生活让人变得十分挑剔),化妆品——防晒霜、精华液、营养霜、早霜、晚霜、眼霜,手霜、遮盖霜、粉底霜、洗面奶……缺一不可。曾几何时,我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用一点蛤蜊油,那种天然的蛤蜊壳里面是很普通的护肤品,一毛钱一盒,一盒能用很长时间,最多两盒,一年就交代了,也没见说皮肤因此粗糙了,老化了云云。没说完呢,听我接着往下数:遮阳帽、雨伞(可以不算)、运动鞋、休闲装(用来坐在房间爬格子和早晚爬山锻炼的),正装(用来在正式场合穿戴的),内衣、睡衣、外套、缺一不可,身份证、银行卡(非常重要),笔记本、碳素笔(可以不算)、面巾纸、消毒湿巾、茶叶,咖啡,水杯等等……

再看行囊,一台手提电脑,一只行李包,一台单反相机,一只拍摄时必备的腰包,四大件个个体积不小,此外,如果再备一点水果吃喝,就成五件了。有一次乘飞机去西安,机场的售货员看见我肩背手拎的,惊讶地问:“你一个女人家出门,怎么拿这么多东西啊?”看我笑笑说:“都是要用的东西嘛。”

老子说:“圣人行,终日不离辎重。”照这么看,我是圣人无疑了。

来到目的地,走进房间,放置电脑,接通网线,插好电源,所有的零碎全部倒腾出来,一时间,仿佛是把家搬来一样,一片狼藉。坐下来,插上U盘,找出录音笔,开始写作吧,却不见了传输线,在几个包里来回翻腾,好不容易翻出一根,却死活插不进去,仔细一看,原来拿错了。

于是,长叹一声,沮丧半天,无可奈何,再回去取,上百公里的路途,不现实,怎么办,就带着耳机将就吧,一段没写完,想要重复听一听采访录音,只能重头来过,一千四百多元的三星牌录音笔没有回放和暂停功能,直到把自己弄得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出门忘记拿东西了,苦苦着急,醒来一头的汗水,感觉真是苦不堪言。

 遭受折磨的远不止这些,还有该死网络,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到处是陷阱,到处是阴谋,令你防不胜防。为了实现网络办公,我开了QQ,开始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有人加我好友,我便一一同意,谁知不少下流之辈混杂其间,口出秽言,仗着虚拟世界,丑态百出,令人作呕。才知这些宵小皆是时间多的无法打发,到网上来找消遣的,于是,不会掇弄,只好关闭掉再开一个,虽然对于“好友“请求保持了谨慎,仍然备不住那些半生不熟的人本着同样的目的来和你套近乎,叫你一声“老师”,你便会卸下所有的警戒,而你为此付出的远不止是时间,还有因此而来的一连串烦恼和堵心……

 在朋友怂恿下,跟着凑热闹在新浪开一个博客,接着又被忽悠着在博联社开了一个博客,前者多是文章,后者多是图片,接着就被博客奴役的天旋地转起来,今天上面加一个微博,明天下面加一个顶,后天来一个加关注,还有帮你计算点击率,留言,评论,回复,纸条,拽着你不由自主的东倒西歪,任它耗费你的精力,霸占你的时间,把有限的生命投进这个无聊无意义无底限的黑洞中,自己还浑然不觉,乐的跟着去顶,跟着去微博,跟着去关注,关注他人也关注自己的被关注,除非你是名人大腕,只需以手抱臂,冷眼旁观粉丝们在那里抢沙发坐板凳,脸上露出嘲讽或者得意,否则你就免不了要在被评论与评论,回复与被回复中晕头转向,脑子进水,如此,才能在虚幻的世界中求的互动的快乐和所谓的充实,却忘记了有许多应该做的正事,任时光在昏天黑地中悄然流失。最可恨的是网络会在你不经意间,猛不丁的来一个升级,一升级,有的图片丢失了,有的文章不见了,那些你辛辛苦苦扫描过,修理过,从尘封多年的故纸堆里苦苦寻找出来过的老照片,好多都变成了乱码,于是除了骂娘,就是强迫自己再去花时费力弄一遍。不幸的是,电脑经过了几次三番的程序崩溃,不少源文件已经不知所终,于是就觉得自己的时间在网络面前简直是一钱不值,一件扯淡的事情要你翻来覆去的做,而指不定哪天再来一个升级,发上去的东西又不见了。而也许你赖以放置和储存文件的这个网站某一天会突然关闭,那时候,多少年的辛苦都将白白费去。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生命本来的意义……

 此外,那个被西方人称之为白痴箱的电视机,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吞噬着你的光阴,好的电视节目少之又少,好的电视剧,如《大宅门》《闯关东》之类,更是凤毛麟角。那些只有被白痴化了才能看下去的垃圾电视连续剧,霸占了你一个又一个的夜晚,看的人无所不知的一无所知,它的功能如同鲁迅说的“无异于谋财害命”,足以让你空虚的脑子里充满低级趣味因此变得更加白痴更加单细胞,于学养修为毫无意义,毫无价值。而从事这些毫无意义和毫无价值的艺术家们,社会却给予了高额的报酬,由是刺激着更加垃圾更加白痴的作品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生机勃勃,茁壮成长。人们情愿年年岁岁的被其愚弄,被剥夺,也不能没有电视这个东西了。

 有时候真想一甩袖去他妈的网络,去他妈的博客,去他妈的电视,去他妈的稻粱谋,统统去他妈的,仿效古人,葛鞋芒杖,蓑衣斗笠,任我蓬头垢面,随心所欲,到一个谁都不认识你的地方,去寻找那一份简单的快乐,找回本来的自我。可是,这样的意念最多也只是一个愿望而已,偶然的去山里转悠一圈,呆两天,不等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的要打开电脑,看看谁给我留言了,谁给我的信箱里发邮件了,我的哪篇文章被评论了,我的QQ有谁找我说什么了,一部看了一半的电视连续剧演到哪里了,尽管你会一边看一边鄙夷,一边为没文化的演员口中白字错字呲牙咧嘴,但还是不由自主的要看下去,就像被魔鬼施了符咒一样……

 现代化的生活令人不堪重负,我们也许再也找不回简单的快乐,就像那句老掉牙的套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载着我们朝着道路的尽头一路飞奔,一切不已可逆转。我们无可奈何,只有任其奴役,任其剥夺,任其侵蚀,任其折磨,所有一切推向市场的商品,无一不是为了占有你而来,而你根本无法逃离占有和被占有的宿命。最后注定了如同蝜蝂一样,把自己累死或者摔死,如同西方哲人说过的,愿意的跟着命运走,不愿意的被命运拽着走。结果是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