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随想
(2010-02-15 20:04:39)
标签:
随想山西梆子仇人晋剧声腔木心文化 |
分类: 散文 |
春节随想
孙喜玲
一
别求感恩,但求无怨。
恩里由来生害,是古训,恩有多重怨有多深,分毫不差,是经验。
别人对你如此,你对别人也一样。
木心说:“每当有人在我耳畔轻轻甘语,过了几天,又响起轻轻甘语,我知道不过是一个仇人来了。”
又说:“甜甜蜜蜜的仇人,数十年所遇如此者不仅是我”
普天之下,有谁不是此中人呢?
四海之内,有几个能自拔于恩怨之上呢?
二
午后,一枕轻睡。
温吞的斜阳扫进来,落在地上,光影斑驳,小狗恬然卧着,憨态可掬。泡一壶清茶,放一曲山西梆子,葫芦子带着它特有的韵味当啷当啷的响起,“四股眼”的板式,从容不迫,一段过门后:“西风起黄叶飞孤雁哀伤,转瞬间秋容淡又降寒霜……”田桂兰的《打神告庙》,声腔如行云流水,曲尽其妙,当年曾经在省晋剧院为她担任过这本戏的琵琶伴奏,如今听来,亲切中多了一分怀旧……
听着,就有浓郁的乡情从心底升起,混着茶香,混着几分淡淡的忧伤,沁入心脾……
老来,聆听家乡的地方戏是最好的慰情方式。那份绵长熨帖,那份婉转跌宕,那份荡气回肠,带你走回村边的小路,走回老槐树梢的明月光,屋檐下的燕子窝,地头田边的花草香……心就得到了滋润,如同被温水洗过似的舒爽……
女儿听着受了感染,也跟着走腔谅调唱道:“来福是小狗,小狗是来福……”
是为虎年春节一乐。
三
养颜不如养心。
心灵需要营养,一如身体需要一日三餐,黄山谷说: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便是心灵少了营养的症状,也就是时下说的“灵魂空虚”。常见不乏珠光宝气,华服豪车的人,灵魂却干瘪如同虾米,满嘴喷粪,一肚子狗屎。精神有了充分营养,就有了被人称作艺术气质的风度。即便是老态龙钟,白发苍苍,也有着说不出的书卷气挡不住的会从骨头缝里透出来,闪烁着可感而不可见的光芒,那光芒是名贵化妆品和品牌服装扮不出来的,因此才说:“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