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大附中学生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的调查研究(陈苏铭)

标签:
陈苏铭人大附中健康教育 |
分类: 中医药 |
关于人大附中学生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的调查研究
小组成员:陈苏铭
指导教师:李昱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强。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第一,身体没有疾病,四肢齐全;第二,生理没有疾病,有正常的生育功能;第三,精神没有疾病;第四,社会适应力良好,能正常面对各种社会压力,比如失业、下岗、天灾人祸等等;第五,道德健康。
根据权威机构调查:健康的人群占10%,生病的人群占15%,而大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的人群占到了75%。
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头发枯黄、发叉,眼睛干涩,吃东西无味,经常感到疲倦,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躺着又睡不着,常常感到腰酸背疼,总觉得不舒服,感觉有病,但到医院检查又检查不出来什么毛病,就随便开点药吃。已经有大量事实证明,人的亚健康状态是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注意休息等得到进一步缓解。这要求我们对于健康知识有所了解。
在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这里是指基因的遗传和饮食习惯的遗传,比如父母得了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几率就比较大,是因为父母吃什么,子女也跟着喜欢吃什么造成的;社会因素占10%,包括失业、下岗、意外、各种社会压力等等造成的各种影响;环境因素占7%;我们常常所依赖的医疗因素只占了8%;其实,人们健康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自我保健,它占到了影响健康因素的60%。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许多疾病发生发展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依靠药物,而是通过自身调节改善,而进行自身调节改善就需要健康教育来改变病人自己不健康行为。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健康行为,引导人们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对临床各种诊疗起到增效作用。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所利用的原则,来自医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行为科学是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的主课,而健康教育又是培养健康行为的科学。当今各个国家的疾病谱、死亡谱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不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了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这是医药所不能解决的。而提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有益于减低危险因素,预防各种“生活方式病”。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教育。大力推进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保障。
本小组以人大附中学生为对象,以学生为抽样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级,每个班级随机抽取调查20名同学,共计调查160名同学。调查采用了半封闭式问卷调查,这种形式既便于统计又不会限制答题人思路。问卷内容参考相关资料由小组讨论后拟定。问卷内容包括了答题人背景、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相关行为及健康知识需求情况。
调查共发放问卷160张,收回114张,收回率为71.25%。
第一题是对答题人背景的调查,用于了解有多少答题人接受过专门的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
第二题至第四题是三道简单的急救知识方面的问题。
第五题和第六题两道小题是关于生活中的健康知识的,主要是食物之间的搭配。
第七题和第八题主要是对答题人个人资料的调查。调查显示,只有7%的同学通过学校课程获得健康知识,多数同学希望学校能开设健康知识方面的课程。
第七题选项 |
人数 |
百分率 |
A:学校课程 |
8 |
7% |
B:书籍杂志 |
16 |
15% |
C:电视 |
30 |
28% |
D:其他 |
55 |
50% |
第八题选项 |
人数 |
百分率 |
A:有 |
14 |
12.5% |
B:无;希望 |
44 |
40% |
C:无;无所谓 |
38 |
34% |
D:无;不希望 |
15 |
13.5% |
由以上扇形图和表格可得知,目前人大附中学生的健康知识普及程度不高。接受过专门健康知识教育的同学只占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同学都表示,所获知识并非来自课程学习。
经小组讨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现在国家对于健康教育并不十分重视,在中学课程中只有生物课与化学课略微涉及到相关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重心在于生物与化学两门课程,与生活联系不大,与健康、医学有关的课程多是选修课;此外,在第九道题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参加过课程的同学们并不十分喜欢课程中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同学们表示希望能多一些师生间的互动。虽然调查显示同学们仍会通过书籍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健康方面的知识,甚至占了绝大多数,但这其实非常令人担忧。通过这些途径得到的信息虽然不全是错误的,但正确率却值得商榷:在南京“健康教母”
在具体健康知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对于急救方面的知识更多靠日常生活的经验,而对食物的搭配则只有极少部分同学有了解。这都应引起大家的关注。举例来说,对于流鼻血,大多数同学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仰头,其实仰头是不对的,这样容易导致鼻血倒流进入咽喉、胃等器官,对这些器官造成不良刺激,严重的还会吸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危险。这些小的身体损伤其实很关键,例如流鼻血就是因肺燥血热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对人体的损害相当严重,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诱发鼻黏膜萎缩、贫血、血小板减少、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严重的患者会将血液或血块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像这样的小状况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加重病情,产生危险。此外,食物之间的搭配也是很有学问的。我们在班里询问同学时,许多同学都不了解食物之间的搭配问题。其实食物之间的搭配与医学、化学、生物等学科有关:中医中有食物的相克,我们学校的外教曾经说中国人在食物(尤其是植物)的药性方面做出的贡献在世界上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在化学中,食物中不同的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菠菜中有草酸,而豆腐中有钙元素,如果两者同时使用就会产生草酸钙沉淀,换种说法就是结石,所以菠菜在烹制前通常会在热水中焯一下,让草酸从菠菜中溶解出来;在生物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说不定食物中就有什么物质能干扰人正常的生命活动。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健康知识也很重要。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却是越来越多。许多慢性病患者正糊涂地被健康假象蒙在鼓里,他们的病情正在毫无控制中逐渐严重。一边是对自身健康的强烈关注,一边却是健康知识的匮乏。健康知识的欠缺,正成为一个杀伤力越来越大的“隐形杀手”,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所以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健康生活,健康学习,保持心理和生活的健康对中小学学生生活的意义举足轻重。
中小学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健康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基本上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饮食选择。通过学习知道,各种食物的作用各有不同,相应的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对个人的健康也不可小视。
(2)常见疾病的了解。系统性疾病,相应的症状,治疗配方等及时对自己的审视、自我检查意义重大。需知各种症状的出现即在警告身体的不平衡,这时要抓住时机及早治疗,防止病症加深重创健康。
(3)各种防范措施及个人卫生的工作。病从口入,病自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们提出一定的要求,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少食多餐,合理搭配,作息规律,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向上。对各种传染疾病做好一定的预防措施,个人生活用品应妥善保存。
(4)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在健康知识中有一大类是急救知识。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20%因创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掌握一些家庭急救护理常识,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学习一点有关家庭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就有可能挽救家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
各种小的预防可能挽救大的创伤,健康知识对中小学学生生活意义重大。好的生活习惯不是我们没有,而是我们不在乎。若自己做到,自己受益,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和对他人的一种很好的提醒。就实际而言,各种统计数据无不引人深思:健康知识调查中能正确说出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的学生最少,仅为33.05%;74.45%的大学生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超过50%的大学生却不知晓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有43.60%学生不知道肺结核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只有63.27%的学生能每天按时吃早餐,常食用奶及奶制品的学生仅为45.2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只有47.64%,能在23:00之前睡觉的只有33.11%。
广泛普及健康知识,提升中小学生的健康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以学校为依托,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以食物营养搭配、常见疾病防治、急救等知识作为重点,通过开设健康课程、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工作。目前许多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佳,健康知识匮乏,尤其要加强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教育,在学校里开设健康知识教育课,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吃出健康,如何开展体育锻炼。学校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的主题活动,人人参与健康行动,如开展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控烟及烟草危害的宣传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鼓励开展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开展预防艾滋病和吸毒有害健康教育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使得更多的同学了解健康知识,并通过这些同学传递给他们的家人、朋友,以达到加强全民健康意识的目标。
附录一:调查问卷内容
同学您好,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关村地区中学生们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
以下9道题中,选择题请从选项中选取您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在选项前的方框内内画“√”,非选择题填写在题目下方的空白区域
1.您曾经上过有关健康知识方面的课程吗?
囗A:上过
囗B:没上过
2.您知道烫伤后应该如何紧急处理吗?
囗A:将被烫部位放在流动的凉水下冲洗
囗B:用冰敷
囗C:将被烫部位放在流动的热水下冲洗
囗D:立刻涂抹药膏
囗A:仰头
囗B: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
囗C:仰头并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
囗D:用热水清洗鼻子
囗A:用手揉搓
囗B: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扭伤处
囗C:扭动踝关节
囗D:热敷
囗A:牛肉
囗B:菠萝
囗C:粉丝
囗D:豆腐
6:下列哪种食物不能与黄瓜一起食用?
囗A:牛奶
囗B:狗肉
囗C:花生
囗D:鱼
7: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这些健康知识的?
囗A:学校课程囗B:书籍杂志囗C:电视囗D:其他
8:您的学校有没有有关健康知识的课程?如果没有您希不希望学校开设类似课程?
囗A:有
囗B:无;希望
囗C:无;无所谓
囗D:无;不希望
9:如果学校开设有关健康教育的课程,您对课程有什么建议?
附录二:具体调查结果
题号 |
上过 |
没上过 |
总计 |
||
第1题 |
45 |
64 |
109 |
||
|
|||||
题号 |
A |
B |
C |
D |
总计 |
第2题 |
69 |
17 |
18 |
10 |
114 |
第3题 |
32 |
32 |
40 |
8 |
112 |
第4题 |
6 |
84 |
5 |
15 |
110 |
第5题 |
23 |
39 |
5 |
41 |
108 |
第6题 |
17 |
55 |
25 |
11 |
108 |
|
|||||
题号 |
学校课程 |
书籍杂志 |
电视 |
其他 |
总计 |
第7题 |
8 |
16 |
30 |
55 |
109 |
|
|||||
题号 |
有 |
无;希望 |
无;无所谓 |
无;不希望 |
总计 |
第8题 |
14 |
44 |
38 |
15 |
111 |
注:第二题到第六题中红色为正确答案。
附录三:参考资料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