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200周年诞辰纪念音乐会—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出《安魂曲》

标签:
音乐文化 |
分类: 此刻我博故我在(随笔散文) |
十月十日是威尔第200周年诞辰,今年全球各大城市多有纪念威尔 第音乐会,由被认为当今威尔第最佳指挥的穆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演出《安魂曲》,是其中最重要一场,芝加哥市中心等多地及网上实 时转播,盛况空前。
这部作品和莫扎特的那部并列,是最脍炙人口的两部《安魂曲》。相 对于前两年听的勃拉姆斯《安魂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威尔 第的歌唱性确实更好。
威尔第的歌剧为人熟知:《茶花女》、《阿伊达》、《游吟诗人》、 《奥赛罗》等,26部歌剧有一半以上演出至今经久不衰。然而我觉 得《安魂曲》展示他的音乐的另一面,今天为此就值得在高速公路上 开两小时车去听这场音乐会。何况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声音接近完美, 合唱团也无懈可击。若论美中不足之处,则是当了19年斯卡拉歌剧 院音乐总监的穆蒂,遴选的独唱大多更适合歌剧,而《安魂曲》似需 更多的细腻与灵性,声音处理上有接近艺术歌曲的一面。
威尔第的歌剧为人熟知:《茶花女》、《阿伊达》、《游吟诗人》、
芝加哥交响乐团进入穆蒂时代的第五年,有日益精纯之感。穆蒂的指挥艺术,有时我并不很赞同,但其率引乐团的能力,着实令人佩服。他每到一个乐团,不数年即令其水准更上层楼。
http://s11/mw690/48771884gx6DtBHi20y6a&690
音乐会结束后,掌声持续近十分钟。
穆蒂指挥这场音乐会用的几乎是2009年获格莱美奖的原班人马。这是我第三次听他指挥 安魂曲,前两次作曲家分别是勃拉姆斯、Cherubini。安魂 曲现场听会有更深的感受,我觉得即使你与宗教无缘,听安魂曲你也 会想到,生与死其实都是庄严的。
十月五日去看一位只有两面之交的朋友,他比我还年轻几岁,却已是 癌症晚期放弃了治疗。一路大雨堵车,开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医院,他 已是半睡半醒。令我感动的是他的家人,在这样的时刻表现出的镇定 坚强。听说他们是去教会的人,也许这里有宗教带给人的力量吧。
十月五日去看一位只有两面之交的朋友,他比我还年轻几岁,却已是
又想起35年前读过的话:人可以没有宗教但不可以没有宗教感情。 此时此刻秋日晴朗,望着窗外的云与树,默默为朋友和他的家人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