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随记(十二):帕格尼尼小提琴协奏曲、奥德诺索波夫

标签:
音乐文化 |
分类: 此刻我博故我在(随笔散文) |
帕格尼尼写过六部小提琴协奏曲,但是最后两部的交响乐部分已经失传,所以现在只有第一到第四的演奏是基于原作。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家的試金石,有上百成千录音传世,其他三部的演奏就不那么常见了。我上周四晚运气很好,买了三张唱片涵括他四部小提琴协奏曲。一张是格鲁米欧演奏第一和第四、另一张是谢林的第三。这两张70年代飞利浦出的唱片并不罕见,难得的是那张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concert hall50年代的出品,小提琴家是奥德诺波索夫Ricardo Odnoposoff,一位出生在阿根廷俄罗斯裔的奥地利小提琴家。他在1932年18岁的时候就赢得了维也纳小提琴比赛,1937年伊萨伊小提琴比赛居奥依斯特拉赫之后获第二名。
http://s4/mw690/48771884gx6CSXCFcOf93&690
http://s9/mw690/48771884gx6CSXHRi9Gc8&690
http://s15/mw690/48771884gx6CSXKblcqfe&690
帕格尼尼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六部协奏曲里唯一一部曲谱毫无缺失的作品,虽然如今并非常见曲目,但其第二乐章的优美、第三乐章回旋部的技巧高难度与脍炙人口的第一协奏曲相比不遑多让。谢林的演奏似乎是最常见的,他的唯美抒情风格大概和这部作品颇为契合吧,慢板的诠释堪称回肠荡气。
谢林自然是名副其实的大家,他令我佩服的是对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独特演绎。不过昨晚惊艳的是奥德诺波索夫的帕格尼尼第二协奏曲,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琴声。
http://s5/mw690/48771884gx6CSXWZmtu54&690
奥德诺波索夫是弗莱什弟子,并从亨德米特习作曲,年方弱冠即任维也纳乐团首席,1937年乘夜车去参加伊萨伊国际大赛,来不及休息就上场还得了亚军。二战中赴美成为音乐会演奏家,五十年代返维也纳任教。他不广为人知的原因之一是其黑胶主要由Concert Hall Society出品,该公司是会员制又限于欧洲,故而流传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