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5月21日)晚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芝加哥交响音乐厅演出,听众近两千人,上座率近80%,不仅避免了票房失败,而且超出预期。于是乐团演得心情愉快,听众反响十分热烈。一次曾似乎难以化解的危机,至此终于以皆大欢喜收场。
图1:演出结束瞬间,李心草指挥和刘云志首席握手
这场音乐会以国交团长,作曲家关峡先生的《霸王别姬》开始,继而是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天方夜谭》。
说老实话,此间的华人恐怕大多数平常很少听交响乐,多半是从电影《和你在一起》知道了李传韵,慕名而来。李传韵一望而知迥异于常人,一半是天才,一半象大儿童。他的技巧极高,他的演奏似乎更多出自本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一种童心的纯净。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协奏曲里,有很多炫技的独奏,然而我觉得他拉得最好的是第二乐章的慢板,自然随意地流出,音色非常美。其实我不大喜欢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协奏曲,觉得它太少结构性,当然这只是个人喜好问题。我更想听到李传韵演奏莫扎特那样天才而纯粹的音乐,而他加演的巴赫,未必真正适合他的汪洋恣意的性格。我恰好不久前听过另一位在此地执教的小提琴家刘扬也加演这只曲子,则拉得很严谨。
我个人觉得这场音乐会的后半场其实很成功,也更见指挥的功力和乐团的水准,刘云志首席的小提琴很出色。李心草的指挥风格清晰利落而不夸张,全部总谱了然于胸,流畅准确,的确是我所听到过的顶尖中国指挥。(不过,汤沐海,陈佐湟我都没有听过)他该还不满35岁,潜力无限。国交团员的个人技巧都很好,又有这样一位年青优秀的指挥,如再常请些世界级指挥,今后可望更上层楼。
我唯一略感遗憾的是,国交此次的演出曲目除了中国音乐就是俄国作品。我想或许演奏西欧古典作品更适合美国听众,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更和美国的交响乐团有可比性。这次听国交,音色,力度都好,如果和芝加哥交响乐团这样的世界一流乐团比,也许差距在于厚度和张力;如果用声乐来比喻,也许是大号和小号的差距吧。
以上随感,完全是一个喜欢音乐但连基本音乐教育都没有过机会的业余人的一派胡言,切勿当真。与文学不同,音乐的业余评论轻易是客串不得的。
我已经多年不参与所谓“社会活动”,这次因为情况紧急又缺少人手,遂志愿服务,成为临时凑起来的负责售票和接待的三人团队之一。由于我亦不甚了了的多方原因,国交此次来芝加哥演出,无论售票和接待都几乎毫无策划。几位同仁和我在一个星期之内售出近1400张票,又在周末急就章地分工负责接待,坦率而言,未出大的纰漏就不错了。音乐会结束后,如释重负,就载着指挥和首席去“庆功宴”了。杯盏交错之间,一片欢声笑语,烟酒在手,大家都轻松下来。然而,演出策划者真的成功了吗?我们其实只是救了急而已。很多事情,本来可以做得更好而实际上往往做不好。当然,如此扫兴的话我也就在这儿说说。
芝加哥交响音乐厅里不许拍照,所以只能在饭馆里照了几张。李传韵总在自言自语,蛮可爱的;李心草为人随和,才气内敛;刘云志言语不多,举止老成。
图2:李心草,刘云志二位都是酒豪
图3:李传韵看上去象一少年,憨态可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