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灯(1983年)

(2006-12-10 04:25:09)
分类: 冰灯久已成旧忆(新诗往事)
   少年时,一直想去哈尔滨看冰灯,然而终究到现在也没有去过。因为没有去过,冰灯也就一直只点亮在想象中。后来我去日本仙台读书,那里虽然比北京暖,却依然有着多雪的冬天。在下雪的日子里,我想象在门前挂起一串风铃,听它的声音。
   《冰灯》写在留学的第一个冬天,在那个冬天,我去了札幌的雪节。很好看的雪雕,很明亮也很寒冷的灯光,不过,那儿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冰灯。留在记忆里最深的,是那天晚上耳朵和鼻子冻得生疼。
 
   即使在那些内心世界独自溢满激情,要写三首诗抽一盒烟才能平静下来的夜晚,我也不曾拂去一种冰凉的感觉。虽然那时我不过二十出头。不知道为什么,冰灯与风铃深深地走进了我的青年时代。也许,我从来对梦境与热情有所保留,在生命的某个角落里始终有一份冷静的悲凉。在一九八三年,我很喜欢的短篇是詹姆斯.乔伊斯的《雪》。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我真的在门前挂起一串风铃,微风起处,就可听到它的声音。然而,我每日匆忙地走进走出,对风铃声不久竟浑然不觉了。也许,从那时起我已失去了年青时的敏感;也许,一切美丽只长久存在于想象中。

冰灯(1983年)

是在一个黄昏
当天空一片灰色的沉哀
我们再度相逢
时间把你的虹彩
凝为一盏绰约的冰灯
热情仅仅是
生命的一个层次
但是,为什么你要同世界
构成一个对比?

我多想听听你的微笑
风铃依旧那么清亮
也许,寒冷的晨熹里
聚集了昨天的内容
大道已不再是一束流金的梦
圆屋顶
如巨大的蛋壳
裹起混沌的新生
 
把手扪在心上
虔诚地
我走进檐雨的追思与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