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與困惑

(2006-02-02 04:35:54)

最近越來越覺得,智慧不比十八歲時多,困惑不比十八歲時少。
一九七八年夏天的某個黃昏,在寂靜的西湖畔點燃一只春城牌香煙,望着正在走進夜色的湖面,感覺着一陣優美的迷惘。從那時起我開始吸煙,從那時起我開始在文字里時常提到懷疑與逃避。
然而那時我其實是很相信自己所想到的,人年輕時會有很多懷疑,卻不容易懷疑自己的思想。現在倒是懂得該溯本求源,懷疑也要從自己開始,卻又覺得其實自己并沒有什么可以稱為思想的東西了。
畢竟人要走過一段歷史,經歷一些事變,才能夠體會時代和周遭環境多么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每個個體。當年的走向,更多是那個時代給人的壓抑和無力感所致,而年輕本身就帶給人很高的期待和積極的愿望。
仔細一想,十八歲時曾否有過智慧?難道不僅僅是青春的一瞬閃光?
然而隨着歲月與生活,又有幾人能在具體人生,欲望需求之外保留一片思想的時間和空間?尤其是我們這個習慣群居生存和一元思想的民族,無論到哪里都要找組織找信仰;我們這個缺少宗教情操追求現實利益的民族,永遠活在現世人生功利到思想也不妨用來炒作。
所以福克納在《喧囂與騷動》, 格拉斯在《鐵皮鼓》里要以白癡或拒絕成長的目光來看世界。
所以智慧不比十八歲多,困惑不比十八歲少,更多了一重關于智慧的困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