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情感规律的走势,我终于进入情绪正常区了。坐在座位上不爱说话,连客户的电话都不愿意接。
这几天上网上的太多了,很多原因,但归根结底,应该是在等人。等一个我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人。
这种傻事以前就做过,下了课,直接等着,也是一个不知能否出现的人。而现在我是在寻找着一个结局,给自己一个答案,尽管这个答案我早已经清楚,但我还是希望自己亲眼看到。
人就是这么奇怪。做了好多的测试,都说我是个理性的人,但我始终固执的认为自己是个纯粹的感性动物。我凭着自己的直觉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但不知道是我真的不了解自己,还是其他原因,在别人的眼中我始终被扣着理性的帽子,令我气结。
等人,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感情,但我对感情的认识真的是一塌糊涂。或许真的是同情心大泛滥,我经常分不清爱情和同情。可悲的不得了。同时我也不停的在思考生离和死别之于爱情来说哪个更残忍。
死别是不由人,是无奈的被动接受者;而生离全在人的一念之间,人是主动的选择者。生离毕竟会有重逢的机会,而死别则要天人相隔。
我也知道人不该执着于一念,但庄生晓梦迷蝴蝶,真的超脱世俗,看尽千帆的,这红尘俗世中又能有几人。
我确切的知道了一个结果,我想我该放手了,该除念了。每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觉得是自己的柏拉图。是该我继续一个人的时候了。
自己一个人,周末的时候最难挨。除了每天的工作,我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成了工作的奴隶,不是我所愿。
今天姐妹给我发邮件,说她很郁闷,因为有人和她这个有夫之妇谈感情。不知我是该羡慕她,还是该鄙视我自己,太没人缘了。虽然我坚信姻缘天定,万事随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会动杂念啊。呵呵。
因为我本没有戒色的念头。前两天看《色/戒》,基本上看不懂。大师的境界太高深,不论是张奶奶的原作,还是李导演的戏剧,我通通不懂,人和狼的故事,我不知道它要说明什么,它要表达什么,我混乱。
如果明天天气好就去看海去,路边的街树由玉步摇到金步摇再到枯木簪,海边一定也不会暖到哪里去。
我已经连着听那首《青花瓷》四天了,反复不停,听到我怀旧情绪泛滥。以前看过上下两册的《古董杂货铺》,满是古典情结,青花瓷也是古色古香的物件,所以我喜欢。但我本就是喜欢玉,不喜欢金的,虽然金玉良缘本不可分。有一块玉带了差不多十二三年了,基本没怎么离身,第一个本命年时爸妈给的。都说玉养人,这句话在我身上像没怎么得到引申。
我饿了,心静了,心空了,肚子也空了不成?
我想家了,想爸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