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绵网地建设,可把天安广场变为大草坪
(2015-08-02 06:09:49)
近日北京市区又看海了,网上又是一片嘲讽,老天爷也不满了:尼玛北京人,真难伺候,整年喊缺水,愚蠢地花老鼻子劲不远千里从南方调水,还不够喝,而我使了把劲儿从天上给你们痛快地降了些水,你们不知珍惜,让它大部分白白流失,你们地下几十米的土干得都像砖瓦窑里的土也不着急。水井在京津冀都要绝迹了!
对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淡水资源缺乏。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是严重缺水,北京、天津、河北都低于这个标准,北京平均每年缺水12亿立方米,天津缺水11亿立方米,据说老天每年降的雨水可不止这个数。京津等北方城市缺水,这既有气候大环境原因,也有严重的人为因素。城市看海,人为原因在南方是填湖造地,和城市地靣普遍硬化,生态海面体消失。在北方则主要是后者,地下水只有支出,没有补充,如果有足够的泥巴草地和地隙,即能夠充分吸吮雨水的土壤海绵网带,雨水便不会成渍如海,又白白流失。所以笔者建议城市建设在大力抓地下管道建设改造的同时,与此并举也把城市地面非硬化海绵网的规划与建设列上政府规划。具体建议有几点:
一、所有的人行道和小路全部用有孔物体铺垫。二、机关学校团体的操场一律草地化。天安门广场就应变为草地,像美国白宫前的华盛顿广场全部是草地,而且降低其高度,使其有渗水功能。三、大规模地在容易渍水的低凹处开设有栏杆的蓄水渗水坑、池、塘。四、舎得对一些将拆除的房屋占用地拿来做蓄水渗水设施。五、向以色列学习,规划设计在所有建筑物顶收集转输雨水系统工程。总之,要把老天爷赠送的雨水力争做到一半接收,不浪费。既知藏富于民,亦应知蓄水养命。水是战略物资,缺水苦命,短水短命,没水没命!
笔者十分希望观念比较先进的北京带头试验,希望看到有一天有众多小娃娃在宽阔的天安门草地广场追蝴蝶,捉虫子,希望看到游客在故宫院子里用辘辘取水泡茶。我以为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