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到沧桑句便工
(2010-11-08 22:12:58)
标签:
改革执行力杂谈 |
分类: 我的文集 |
为什么“醒得早、起得晚”,动作慢?关键恐怕还是一个对中央方针政策的执行力问题。多少年了,我们都明白:标语、口号、甚至搞再多的会议、文件,那都不是执行力。执行力是有效的能动的体制机制,体制顺了,机制 活了,人不扬鞭自奋蹄,万马奔腾不逾矩。
五中全会文件起草人之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就说:在执行上,教育部一位退下来的领导曾说:“现在政令出不了中南海”,这个话可能夸张一点,但是在有些事情上是大实话。政策在执行中扭曲的现象也大量发生,比如房改已经推行了这么多年,现在变相通过公共权力集资建房的事层出不穷。贾康说的这些一点没错。本人也早说过,中南海设计的车子的确是好,挺先进,但路不配套,路就是体制机制,车出中南海,到处有关卡,障碍,甚至到处有“车辆改装厂”,把你好“车”改成“风车”、“拖拉机”,设障改车的是谁?都清楚,反正不是普通工人、农民。这不就引出改革的话题了吗?
是的,五中全会公报中说了,“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怎样才算更大决心和勇气?没见谁说的有鼻子有眼。我看到的权威报告说到改革基本上是重复老话,都展不开,颇为“话到沧桑句变工”。足见改革之难,牛鼻子难牵。牛鼻子之外论道使劲难免“瞎子点灯——白费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