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必须处理好78/22的关系

(2006-12-26 12:33:01)
分类: 观思录

 

      近日,我在看人才学家王通讯先生的一个报告时,才知道有这么个宇宙法则,即78/22。什么意思?这是一种到处都弥漫充斥着的比例关系。比如人为什么能保持适宜的生命状态,一个基本原因是在人体中常保持有78%的水分,还有22%的其它物资。人和动物能正常呼吸,则是因为空气里78的比例是氮气,22的比例是氧气。王先生举了大量具体例子,他说在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是这样的。他还说,在一个大一点的单位,78%的活基本上是22%的人干的,剩下22%的活是78%的人干的,常是多数人占少数人的的光。

      据王先生说,这个法则是犹太人发现的,被科学证明了的。我没有深入去研究,有机会我会求教其他学者和科学家的。就王先生举的例子,我基本上都认可,包括一个大的单位或部门往往是78%的活是22%的业务骨干做的。这里我说“基本上都认可”,一是不能太绝对。比如在简单劳动中,如挑土修堤,用手割稻谷,割麦子等体力活,就不是78/22,这个比例关系只能是在复杂劳动中才能体现,如果劳动太复杂,还有可能是90/10;二是在存在有一定难度系数的通常情况下,比如在各级机关,包括媒体单位,的确是这种情况,就我的经历阅历,早就有这个感觉。过去在部队,从团机关一直到总部机关,我看到大多数人是跑龙套的,业务骨干是少数。后来到地方,我的观察也基本是这样。从组织管理学角度考虑,我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应知道这个法则,或者说心里应有这个概数,它对于我们建设和谐集体也有参考意义。

      怎么领会掌握呢?首先就是要有人才骨干意识,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明显。像现在,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顶30个一般的工程师。在工业经济时代,一辆汽车的创造价值里面,85%的费用是支付给了一般工人和投资者,但是今天在美国、日本、甚至包括中国,投资者和工人的所得才占16%,84%是支付给了设计师、工程师、战略家、金融家、经理、广告商、营销师,大量财富分给了那些才华横溢有作为的人。再如,大的跨国公司都十分重视保护人才,如果一个公司有8个人是支柱,是关键人物,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这8个人永远不能乘同一架飞机出去。我过去曾说过,一个人才一片天,一块子事业。如我过去很熟悉的一个杂志社,过去广告一直上不来,大家都焦急,后来挖到了个人才,从此广告就上来了,且稳定增加。总之,大小领导者都应有人才骨干意识。没有人才意识的领导者是平庸的、昏愦的人。第二,要会识才。什么是人才?人才不是自封的。我有一条简单的标准,就是你敢不敢辞职,你若辞职了,会不会到处有人抢你,要你?这个单位少了你损失是小是大还是没损失。你担负的工作,其他人照样拿得下来,起码就不是拔尖人才。社会上,同行业中,像你这样的水平的人很多,根本不愁找不到,你就是一个一般工作人员。越是稀缺越是宝贵。第三,千万不能把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只会夸夸其谈热衷于投机钻营,善于拍领导马屁的人当人才,这是领导者的一大误区。第四,要善于保护、培养教育人才。既要防止人才遭人排斥,又要防止人才搞知识资源垄断,应让人才发挥带动作用,让22%带动78%。

      此外,我还想,对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一面尖的人才不能苛求他面面都好。就是发挥其专长。除了组织管理方面的人才,在一个单位是不能搞票决的来评价的。会拉选票的,那是西方选举民主所需要的。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那些热衷擅长于在暗处拉票的人不仅不是人才,而是严重的负面因素。人才是靠劳动成果来证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