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涂历史,亵渎前贤,误导受众

(2006-12-11 16:26:58)
分类: 观思录

近日,北京电视台4频道正在热播尤小刚导演的《康熙秘史》。我看了两集,就看不下去了,觉得实在是“一本正经地荒唐”。该剧写的是康熙皇帝与他的侍卫、扈从纳兰性德以及曹寅、惠儿、青格儿等青年人的命运、爱情、生活。其中,着意编造的一个故事就是康熙和纳兰性德争爱着一个女人——惠儿,而惠儿并不爱康熙帝,却一心爱慕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竟不知进退,这故事实在离谱。

纳兰性德何许人也?读过《饮水词》的人知道他是清代成就卓异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就他的词评价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氏虽是文学奇才,但感情生活,他的性格却并不浪漫风流。这从他的大量词作中完全可以看出来的。他虽出身于钟鸣鼎食的天潢贵胄之家(其父明珠曾是权倾朝野的宰相),从小生长在烟柳繁华,绮靡金粉的环境里;然而人事也有例外,由于他从小爱读书,自幼深受儒家学说的浸染,加之那时清朝刚建立不久,他的祖辈们跨征骑,出莽原,驰骋沙场的雄风和战争的硝烟尚未尽散,少年时期的他便抱立了立德立功的宏图壮志,梦想有一天能一展鸿才,“竞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他读书愈多,对世务了解愈多,心志也愈高,愈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后功成不居,解佩出朝,退隐林下。这是中国历史上许多精英的美好理想,希望实现做一个卓越政治家的人生之旅。

纳兰性德为了自己这一理想能够得以实现,他清介自持,“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秉烛夜读,“一室罗古今”。据有关资料记载,在他的内庭中从没有裙妓丝管之类。此充分反映了正处于上升时期的阶级精英的勤奋精神和进取心态。包括青少年时期的康熙皇帝也是这样,都不是沉湎于享乐,留意在细腰绿衣,紫舞红翻。

但是人生如意事常八九。命运对才高心气更高的纳兰性德公子完全不是照他的理想来安排的,他18岁中举,22岁成了二甲进士,英才艳发,结果好事成坏事,他被康熙帝看中了。皇帝擢拔他为一等侍卫,出入扈从,皇帝的大秘书啊!这对一般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风光差事,然而对怀抱大志的纳兰性德来说,无异于囚禁于雕笼,束翅于网罟。他的那首借物咏怀的《咏笼莺》五言律就批露了这种痛苦无奈: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暮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他的好友顾贞观就说他是“所欲施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逐之意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诗也可为证: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浅荆江水。

纳兰是个头脑很清醒的人,他虽然很得康熙的赏识,每每照面,皇帝都对他倍垂青盼,时间久了,他也更了解康熙,此主公虽号称英主,但赋性雄鸷,敏感多疑,恩威莫测,是他驾驭群臣的一贯策略。何况纳兰少年时就熟读过《韩非子》,对韩氏《说难》中列举的七种足以造成杀身之祸的论述早就铭刻于心了,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在皇帝身边,他不得不时时惶悚惕惧,处处谨言慎行。如此的环境与心境,他怎么可能与皇帝争爱一个女人?何况惠儿与他也不是青梅竹马,是被选进宫里的。尤小刚这故事还不够荒唐离奇吗?完全是以浮躁世俗的今人之心,以今天一般孜孜于功利的艺人心态,去度去推断古人之有大作为、雄傲一世的大皇帝之心,和沧海惯经,“料事屡中,不肯转为人谋”,“不耐浮尘”,寄思高远的高士之心!

从中学时代,我和一些老师同学就很钦佩纳兰性德的品格才华。现在看到《康熙秘史》这般亵渎丑化先贤,实在于心不忍。

当代历史学家王春瑜先生曾愤怒指出:“严重歪曲历史的作品,莫过了影视界的戏说”。为此,王先生大声呼吁“作家、艺术家们:请尊重历史!”不知尤小刚等可听到历史学家的这个呼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