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屁行天下

(2007-06-27 10:33:13)
 

   近来,青白眼屁风见长,学风每况日下。昨晚,一高山君突然闯入,对青白眼推出的屁文化流露出了强烈的鄙视情绪,竟然效仿曹公写判词,对青白眼当家花旦进行人格侮辱,差点导致一场由屁引发的血案。对此,我倡议在青白眼继续推行屁文化,并开展“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签名活动,请支持屁文化的在下面签名,以壮我屁威!我泱泱大国,屁文化源远流长,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气)终于要在青白眼发扬光大!

   当然,单论放屁终究不是大雅之事,当年猪八戒说出“放屁添风”时也只是附和之言,在除妖驱魔的事务上他猪八戒也从来不是主流位置。王小波在《寻找无双》中也提到,无双在闺房中经常要吃一肚子的炒黄豆再喝上几大杯凉开水,这就是为了用憋屁来练出强健的肛门括约肌,使屁股更加丰满更加富有弹性,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婆家,才能过上美好滋润的幸福生活。另有王小波还在《我的阴阳两界》中对李先生的狗屎烟、狗屎茶、狗屎音乐也是浓墨重彩,而对于李先生的充耳不闻,他则认为对无聊的问题是否充耳不闻,这是我们和另一种人的分水岭。我当然也知道王小波是在用夸张的调侃达到有趣的文学境界,但也可以这么理解:屁文化的使用过程中并不是有屁就放,更多的时候要做到收放合一才是得心应手无坚不摧的利器。而这把利器为王小波日后(确切地说应该是在死后,据我所知,他的文章在身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在文坛的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普通人的这把利器更多是来源于生活,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我们应该将屁文化回馈于人民,回归于生活,回放于自然,有何不可?

   方言版  某日,几同学打牌,忽永哥放一响屁,飞哥慢悠悠的说:“听口音不像本地人哪”  

   回放版 之贤被派往外地出差,二月有余,思夫甚,向老总求回去而不得,这日实没办法了,苦着脸对老总说:“老总啊,你就把我当成你的一个屁而放了吧”老总一听,大笑而放之。可见,生活中少不了屁,屁文化也是少不得的。

   更有甚者,将屁与人物心态相结合,屁态百出,活脱脱一幅市井百态图,痛快!

   诚实:不管响屁还是哑屁,放屁后立即主动承认。

   顽皮:专找人多的地方放屁,然后跑开。

   倒霉:本想放屁,结果拉了一裤子屎。

   害羞:放了个哑屁脸就红了。

   学者:放屁时想到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

   狡猾:用咳嗽掩盖放屁的声音。

   自私:自己放屁不言不语,别人放屁大声指责。

   妄想:计划利用放屁环游世界。

   虚伪:放了屁却把责任推给身边的小狗。

   节约:积蓄好几个屁之后再一起放。

   粗鲁:故意使劲把屁放响,接着放声大笑。

   随和:喜欢闻任何人的屁。

   毅力:一个屁能憋很久不放。

   骄傲:认为自己的屁是最棒的。

   好奇:闻到屁味便立即开始调查周围的人。

   愚蠢:先脱裤子后放屁。

   洁癖:放屁也要用卫生纸。

   紧张:一个屁只放了一半就放不出来了。

   清高:只喜欢闻自己的屁。

   聪明:从屁的味道可以判断出别人吃的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年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