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空1分
1、在殷商时期,文字有两种,一种是( 金文 )。是刻在铜器上面的文字;一种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乌龟呀,骨头呀,叫( 甲骨文 )。
2、诗歌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即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人类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一起干活,在一起抬木头,木头很重,“哼呦,哼呦!”这就是最早的诗歌。 它本来是用来协调劳动动作,后来在“哼呦——哼呦!”这种节奏里加上文字,这就变成诗歌了。鲁迅说,如果说我们中国诗歌最早的流派的话,那就是( 哼 呦派 )。
3、“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这是最早的原始诗歌,描写的是( 古代打猎生活 )。
4、晋代的大诗人陶潜的《读山海经》里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两句中,干是( 盾 ),戚是一种( 斧 )。
5、秦代以前中国的文化,除了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之外,主要的形式就是一个诗歌,一个散文。而在诗歌方面又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 )。
6、孔子非常推崇《诗经》,他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如果不学诗,就无法开口 )。
7、( 诗经 )主要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结晶,它一共有305篇,15个诸侯国的国风。国风是160篇,雅是105篇,颂是40篇。15个国风,国就是诸侯国,相当于现在的山西、河南;从陕西过来到河北、山东,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屈原是楚国人,是湖南、湖北一带的楚国人,所以( 楚辞 )是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结晶。
8、( 屈原 )是中国诗歌是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
9、汉代不仅把“诗三百”捧为《诗经》,而且摆在“五经”之首,所谓“五经”就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
10、《诗经》是上古诗歌之总集,被分为三体,即“风”“雅”“颂”。“风”多数来自民间,是上古的情歌与民歌。“雅”是贵族士君子的献诗。“颂”则是歌颂先祖的史诗。“雅”中多是贵族君子的创作,其中( 风 )多叙事抒情,( 雅 )多论政议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