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羡林先生墓志铭

(2010-07-13 15:10:08)
标签:

季羡林

墓志铭

路德怀

冯其庸

河北易县

清西陵

华龙皇家陵园

季承

文化

分类: 转发·转载

季羡林先生墓志铭

    去岁今日,先生长逝。呜呼痛哉!巨星陨落,大音沉沦!遵遗训,足三愿,京齐备焉。今葬先生于易州之华龙。桃园幽境,山水氤氲。环翠微而接易水,傍皇陵以眺京畿。列贤归化,燕都生辉。得与友“谈生前未尽之事”矣,夙愿堪慰。乃矗碑鎸石,奠以铭曰:

华夏泱泱,正道沧桑;齐鲁峰青,圣贤迭望。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大哉先生,高山仰止。

春水盈塘,既俟梦出;季荷清馥,其心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先生自然,不易本初。

语言行止,必怡于和;怀情抱质,怀生万物。眷眷家国,深爱两母;情之切切,粒灰焚骨。

才博以丰,涵盖气象;冠冕三辞,无咎无誉。天道酬勤,大德要道;读书有用,微言知著。

穿时纵域,梵译释源;玄奘齐奘,渠通天竺。探赜索隐,专史为糖;类迩义远,凿幽见光。

经史艺理,古今贯通;珍翰作薪,赓续传统。寂寞传灯,北季南饶;厥有创造,交相辉映。

文化变迁,东西论衡;弘扬国学,日月之明。慎独遗教,真知良知;溅泪和血,忆成镜钟。

世界和谐,闳议崇沦;九州声震,泰山一颂。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仁者高寿,臻至大境。

文与道齐,德比道高;生身化育,天下师表。国之有师,可以问策;学之有师,可以问道。

         民之有师,辨明知行;人类有师,文明熙照。

    先生至矣哉!呜呼,夫大贤之息,惟其转身。今眺睇苍昊,既邃且深。皎然曜明者,世人或崇其才质气度,或举其思想精神,而先生兼资自得,卓荦超伦焉。夫以区区之身,为世纪接引,使文化得以传薪火、正本源、开新境、激清流;使道德得以指方向、识真伪、辨正邪、启良知。既承于前,又教于后。亿斯万年,弗与泰岳齐天,日月争光,可乎?!

    时庚寅年五月三十日。小辈怀德稽首敬颂。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03/29/572/37201898.jpg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02/29/572/37201897.jpg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04/29/572/37201899.jpg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201/29/572/37201896.jpg

http://s8/orignal/66dd4981g8b2d09371727&690

季羡林骨灰昨日在河北易县安葬

2010年7月11日是季羡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许,季先生的雕像和墓地在易县清西陵腹地的华龙皇家陵园落成,在儿子季承的护送下,季先生的骨灰盒安放于墓地。原中国文联主席、著名歌唱家王昆的丈夫周巍峙、作家卞毓芳、季老好友张强、李小军、中国制砚艺术大师邹洪利、军旅书画家路德怀、青年雕塑家纪峰等文化艺术界人士约150人参加了落成仪式。

骨灰安放时,响起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据介绍,季老的骨灰主要分三份,一份在山东老家,在妻子身旁,也了了他一个心愿;一份放在北京万安公墓,因为这个公墓离北京市区比较近,方便亲朋好友和关心季老的人前去悼念;第三份,也就是这次一周年要在易县崇陵西侧的华龙皇家陵园里举行的季羡林先生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呢?据季承介绍,季老墓地和雕像落户易县,一来是看中易县山清水秀风水宝地,二来生前与歌唱家王昆有个约定,身后都葬到那里去,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交谈,倾述那些没说完的话。

季羡林先生的墓铭由路德怀起草并书写。路德怀不但精于书画,还博通汉语言文学。墓铭写成后季老之子季承十分赞叹,指示一字不改全文刻于墓碑。

季羡林的墓碑,被设计成书架模样。2.5米高、2米宽的花岗岩书柜上方,季老的全集整齐码放,而下方的南北史、前后汉、新旧五代、史记、隋书、魏书和宋书等一应俱全;花岗岩石碑上,由红学家、中国文学博物馆馆长冯其庸书写的三个大字———“季羡林。石碑前面,是一座等人高的青铜雕像,左侧是小猫虎子憨卧,右侧是两柄荷花,一柄绽放,一柄含苞。据雕塑者、韩美林学生纪峰称,季先生是端坐在未名湖畔远眺,音容笑貌宛然季老犹在。

据季承介绍,季老墓地和雕像落户易县,一来是看中易县山清水秀风水宝地,二来生前与王昆老师有约。

华龙皇家陵园

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公墓,1992年由爱国港商张世义先生创建。陵园以倡导新型墓园文化为主题,受到了民政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获得了前民政部长崔乃夫亲笔题赠的匾额,华龙皇家陵园由此得名。

1995126日,爱新觉罗·溥仪的骨灰入葬华龙皇家陵园。中国交响乐之父李德伦先生、中国著名喜剧作家梁左先生,以及多位中外驰名的文化名家,均长眠于该陵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