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男篮输球笑是中式的病态思维!

标签:
中国男篮篮球亚锦赛偷笑门孙悦杜锋朱芳雨娱乐八卦杂谈文化体育 |
男篮亚锦赛的决赛,中国队输了一场全中国都不认为会输掉的比赛
作为中国球迷,这样的结果确实令人气愤。
以亚洲篮球霸主自居了好多年
突然让曾经的小弟胖揍一顿
确实面子上挂不住了
不愧是亚洲篮球霸主,这时候终于表现出亚洲球霸的风采
人家赢得无话可说
那就找点内部原因吧
哟,快看,颁奖典礼笑什么,你们仨!
人是感情丰富的动物
因此同一种表情或许能涵盖许多不同的意义
朱芳雨承认了,只不过窃窃私语地讲了一个“自己老二”的笑话而已
但是,很多人不信
在这种时候笑,丫绝对是打假球
长久以来,中国体育界有一个非常病态的思维
亚军以下等于没有
不论是媒体报道,政府奖励,百姓思维都是如此
甚至连中国的奖牌榜都只是以金牌的多少决定次序
其实在国际上最科学的统计方法,是用不同分值等价于奖牌(不是金牌),然后记录分值总和。以此确定体育优势的高低。----这也就是关于中国是奖牌大国而不是体育大国的结论由来。
到了中国,我们偏不。
输给了冠军,你就是个老二,你就应该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呆着。
你输了,你就该哭丧个脸,抬不起头做人才对。凭嘛笑!?有脸笑!?
至高无上的法律可以剥夺犯人的某些权利,但从没规定剥夺笑权。
“不准笑”是很多人站在道义的角度上喊出来的。
笑不笑是人家的权利,为什么笑了就要被严肃批评?
鲜花、掌声是给那些拼尽全力、刻苦训练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们的
失败的人只能从此默默无闻,除非有一天也站在领奖台的最高点。否则你就在退役后拿着社会低保眼看着冠军住大HOUSE,开大BENZ,赚大票子吧。
尽管有时冠军和亚军的差距微乎其微。
难道这种冠亚待遇天壤之别不让人为那些同样拼搏过的但却时运不济的选手愤愤不平吗?
社会的发展,需要永争第一的精神
但是我们也不应忘记那些像英雄般离去的群体
是比赛就有胜负,是比赛就有爆冷
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家长耍心眼
我爸有时教育我,“别老拿别人当彪子(傻子)”
中国男篮一路晋级的过程伴随着每一个对手赛后抱怨裁判不公的控诉
一个两个也就罢了,集体性的抱怨恐怕说明了很多问题
只不过我们都在视而不见的拿别人当彪子罢了
假不假球暂且不谈,帮不帮派也没必要分析,笑的原因也大可不必深究
也许是中国球迷让中国足球弄得过于神经质了
毕竟日子还要过,球还要打,亚洲篮球霸主还要继续当着
全中国能找出五个像样的站在篮球场上已经很不容易,总比至今还没找到十一个像样的站在足球场上强吧?
多给他们一些爱护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