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王树枬",还是"王树枏"?〔编史修志小鉴〕

(2014-04-29 15:41:44)
标签:

编史修志小鉴

文化

办报编刊小鉴

著书立说小鉴

分类: 编史修志小鉴
是"王树枬",还是"王树枏"?〔编史修志小鉴〕
    两个常用字“木”与“黄”组合,得到的仍是常用字“横”,但两个常用字“木”与“丹”组合,得到的是个“枬”,此字却是很不好认的。如取人名就会带来很多麻烦,“如王树枬《武汉战纪》:四川以保路案激民变,粤东、湖北诸省均汹汹起反抗朝议,人心偾张”(《咬文嚼字》2014年4期7页)。这儿的“王树枬”一名就是典型一例。
    “王树枬《武汉战纪》”从百度百科“王树枬”中可检得“陶庐丛刻·武汉战纪”。该词条还载:王树枬(zhān),又名(或被误作)王树枏、王树柟、王树楠,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直隶新城县人,丙戊(戌)科进士,曾任新疆布政使等。这些信息说明此名确实复杂。因而还须作点辨正。
    一、曾任新疆布政使的是“王树柟”。《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注①)载:王树柟,河北新城人,光绪进士,历任四川等省知县多年,官至新疆布政史(使,第49页)。《通用规范汉字表》(简称字表)载:“柟(nán)”为“楠(序号5393)”的两个异体字之一。
    二、号作陶庐的是“王树枏”。《辞海》载:王树枏(1852-1936) 清末民国间学者、文学家。字晋卿,号陶庐,直隶新城(今河北髙碑店东南)人。查《字表》可知:“枏(nán)”即“木+冄(冉的异体)”,是“楠”的两个异体字中的另一个。
    三、“枬”,不仅在辞源、辞海中查不到,就是在收单字2万以上的《汉语大词典》中也不见其踪影。现只见网上载其读“zhān”,古同“栴(字表序号6962)”。
    由此可知,“王树枬《武汉战纪》”应是“王树楠(枏或柟)《武汉战纪》”之错。不过,“王树枬”一名也确有来历:即《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该书编校虽很认真严谨,但个别差错明显,将状元“林召棠”误为“杜召棠”则是另一个典型(错了姓)。
    附注:①《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新疆叶才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