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生产
(2022-04-11 15:24:18)
标签:
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生产 |
分类: 行业行情看趋势 |
在财华社新专题《百亿新赛道之可降解塑料|小赛道蕴含大市场,行业迎来布局新契机!》中,金丹科技(300829.SZ)是可降解塑料未来政策红利的受益者之一,亦是可降解塑料板块估值较高的成分股。
金丹科技高估值背后,除了受百亿新赛道可降解塑料政策利好驱动外,自身在乳酸领域龙头优势、次新股以及高成长等属性亦是推高估值水平的重要催化剂。然而,在享受高估值之际,公司多位高管却“悄然”减持。
乳酸小赛道的次新股龙头企业,股价最高翻2.5倍
金丹科技是以研发、生产、销售乳酸及其系列产品为主的企业,产品包括各种级别的乳酸和乳酸钙、乳酸钠及乳酸酯类等,产品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产品用途方面看,金丹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酿酒、饲料、化妆品、化工、电子、电镀、纺织、印染等领域。
据悉,金丹科技是国内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生产小赛道中的龙头企业,具有年产12.8万吨乳酸及乳酸盐的生产能力,其中L-乳酸年产能10.5万吨,乳酸盐年产能2.3万吨。2020年之前,金丹科技收入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尽管金丹科技在国内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生产小赛道中“称王称霸”多年,产品也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但是近些年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仅有2-3成左右,始终无法在更广的海外市场中斩获更多市场份额。这背后原因亦很简单:与普拉克等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相比,金丹科技在技术、地域及原材料成本(例如,美国玉米价格普遍较低)上均不占优。以全球最大乳酸消费市场美国为例,金丹科技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不足3%。
近些年,在出海拓展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又恰逢国内可降解塑料迎来政策机遇,就此金丹科技开始将产品线扩展至可降解材料领域。
具体而言,目前产业化的生物降解塑料类型主要包括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羟基链烷酸酯(PHA)、聚碳酸亚丙酯(PPC)等。其中,聚乳酸是主流可降解塑料产品之一;而聚乳酸又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如此看来,金丹科技聚焦聚乳酸具备先天的优势。对此,近年来,金丹科技通过控股子公司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了一万吨丙交酯的建设项目;与此同时,计划登陆创业板后,将筹集资金用于投产一个年产1万吨聚乳酸的募投项目。
2020年4月份金丹科技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审核制下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家成功上市企业,是2020年河南省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是国内乳酸行业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亦成为A股市场另一只可降解塑料概念股。
在诸多“光环”加持及流通股本小的金丹科技,上市之后又连中两次可降解塑料政策机遇;与此同时,又在2020年上半年、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取驱动之下,股价继续高走,短短数月股价就实现倍增。
流动股本方面,与其他小盘股一样,金丹科技因属于刚上市次新股,流通规模非常小。彼时,金丹科技无限售流通股仅有2,830万股。
政策红利方面,2020年4月20日发改委发布《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征求意见稿)》,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就落实“意见”发布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20年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二级市场最高光表现方面,金丹科技股价于2021年1月18日创出上市至今新高的78.62元,较发行价22.53元,涨幅达2.51倍,成为可降解塑料板块中“最靓的仔”。
起于可降解塑料潮汹,困于原材料涨价及高管减持
2020年底开始,随着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二级市场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抑制金丹科技业绩,叠加当时整个二级市场投资情绪趋于谨慎态度,金丹科技股价开始有所回落。
到了2021年4月,随着2020年全年业绩良好的表现以及建立农业生产原料基地等方式,解决玉米原材料供应与价格波动问题等利好消息面的集中发布,金丹科技股价开始出现触底反弹。其中,2020年每股收益及每股净资产表现均优于行业平均值。
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金丹科技每股收益为1.15元,高于行业每股收益0.92元;2020耐金丹科技每股净资产为11.53元,高于行业每股净资产的7.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