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D打印技术主要有哪些工艺流程?

(2017-03-05 21:41:48)
标签:

3d打印技术主要有哪些

分类: 基本要义需掌握

1、熔融沉积造型(FDM)
FDM加热头把热熔性材料(ABS树脂、尼龙、蜡等)加热到临界状态,使其呈现半流体状态,然后加热头会在
控制下沿CAD 确定的二维几何轨迹运动,同时喷头将半流动状态的材料挤压出来,材料瞬时凝固形成有轮廓形状的薄层。
2、光固化立体造型(SLA)
SLA 光固化设备在开始“打印”物体前,将物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切片。然后电脑控制下,紫外激光会沿着零件各分层截面轮廓,对液态树脂进行逐点扫描。被扫描到的树脂薄层会产生聚合反应,由点逐渐形成线,最终形成零件的一个薄层的固化截面,而未被扫描到的树脂保持原来的液态。当一层固化完毕,升降工作台移动一个层片厚度的距离,在上一层已经固化的树脂表面再覆盖一层新的液态树脂,用以进行再一次的扫描固化。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合在前一层上,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整个零件原型制造完毕。
3、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SLS 工艺与SLA 光固化工艺还有相似之处,即都需要借助激光将物质固化为整体。不同的是,SLS 工艺使用的是红外激光束,材料则由光敏树脂变成了塑料、蜡、陶瓷、金属或其复合物的粉末。


4、层片叠加制造(LOM)
在层片叠加制造工艺中,机器会将单面涂有热溶胶的箔材通过热辊加热,热溶胶在加热状态下可产生粘性,所以由纸、陶瓷箔、金属箔等构成的材料就会粘接在一起。接着,上方的激光器按照
C
AD 模型分层数据,用激光束将箔材切割成所制零件的内外轮廓。然后再铺上新的一层箔材,通过热压装置将其与下面已切割层粘合在一起,激光束再次切割。然后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整个零部件打印完成。
5、三维印刷工艺(3DP)
从工作方式来看,三维印刷与传统二维喷墨打印最接近。与SLS 工艺一样,3DP 也是通过将粉末粘结成整体来制作零部件,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通过激光熔融的方式粘结,而是通过喷头喷出的粘结剂。喷头在电脑控制下,按照模型截面的二维数据运行,选择性地在相应位置喷射粘结剂,最终构成层。在每一层粘结完毕后,成型缸下降一个等于层厚度的距离,供粉缸上升一段高度,推出多余粉末,并由铺粉辊推到成型缸,铺平再被压实。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整个物体的粘结。
——————————————————————————————————————————


目前的3D打印技术具体有哪几种类型?
.zm-item-answer"}" data-init="{"params": {"url_token": 23719352, "pagesize": 10, "offset": 0}, "nodename": "QuestionAnswerListV2"}" style="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bottom-color: rgb(238, 238, 238);">
工业3D打印的原理是使用激光器,属于激光专业。
有关3D打印类型,有3个比较常规的技术普及。不同的工艺使用的相应材料也不一样:

FDM打印技术

技术原理:

FDM(Fused 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
FDM熔融层积成型技术是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同时三维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截面轮廓信息,将材料选择性地涂敷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截面。一层成型完成后,机器工作台下降一个高度(即分层厚度)再成型下 一层,直至形成整个实体造型。



  • FDM技术的优点:
1) 操作环境干净、安全,材料无毒,可以在办公室、家庭环境下进行,没有产生毒气和化学污染的危险。
2) 无需激光器等贵重元器件,因此价格便宜。
3) 原材料为卷轴丝形式,节省空间,易于搬运和替换。
4) 材料利用率高,可备选材料很多,价格也相对便宜。

  • FDM技术的缺点:
1) 成形后表面粗糙,需后续抛光处理。最高精度只能为0.1mm。
2) 速度较慢,因为喷头做机械运动。
3) 需要材料作为支撑结构。

SLS打印技术

技术原理:
SLS(Selective LaserSintering,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
该技术采用铺粉将一层粉末材料平铺在已成型零件的上表面,并加热至恰好低于该粉末烧结点的某一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激光束按照该层的截面轮廓在粉层上扫描,使粉末的温度升到熔化点,进行烧结并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粘结。一层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层厚度,铺料辊在上面铺上一层均匀密实粉末,进行新一层截面的烧结,直至完成整个模型。



  • SLS技术的优点:
1)可用多种材料。其可用材料包括高分子、金属、陶瓷、石膏、尼龙等多种粉末材料。特别是金属粉末材料,是目前3D打印技术中最热门的发展方向之一。
2)制造工艺简单。由于可用材料比较多,该工艺按材料的不同可以直接生产复杂形状的原型、型腔模三维构建或部件及工具。
3)高精度。一般能够达到工件整体范围内(0.05-2.5)mm的公差。
4)无需支撑结构。叠层过程出现的悬空层可直接由未烧结的粉末来支撑。
5)材料利用率高。由于不需要支撑,无需添加底座,为常见几种3D打印技术中材料利用率最高的,且价格相对便宜。

  • SLS技术的缺点:
1)表面粗糙。由于原材料是粉状的,原型建造是由材料粉层经过加热熔化实现逐层粘结的,因此,原型表面严格讲是粉粒状的,因而表面质量不高。 
2)烧结过程有异味。 SLS工艺中粉层需要激光使其加热达到熔化状态,高分子材料或者粉粒在激光烧结时会挥发异味气体。
3)无法直接成型高性能的金属盒陶瓷零件,成型大尺寸零件时容易发生翘曲变形。
4)加工时间长。加工前,要有2小时的预热时间;零件构建后,要花5~10小时时间冷却,才能从粉末缸中取出。
5)由于使用了大功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设备成本,还需要很多辅助保护工艺,整体技术难度大,制造和维护成本非常高,普通用户无法承受

SLA打印技术

技术原理:

SLA(Stereo LithographyApparatus,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
在液槽中充满液态光敏树脂,其在激光器所发射的紫外激光束照射下,会快速固化(SLA与SLS所用的激光不同,SLA用的是紫外激光,而SLS用的是红外激光)。在成型开始时,可升降工作台处于液面以下,刚好一个截面层厚的高度。通过透镜聚焦后的激光束,按照机器指令将截面轮廓沿液面进行扫描。扫描区域的树脂快速固化,从而完成一层截面的加工过程,得到一层塑料薄片。然后,工作台下降一层截面层厚的高度,再固化另一层截面。这样层层叠加构成建构三维实体。

  • SLA技术的优点:
1) 发展时间最长,工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在全世界安装的快速成型机中,光固化成型系统约占60%。
2) 成型速度较快,系统工作稳定。
3) 具有高度柔性。 
4) 精度很高,可以做到微米级别,比如0.025mm。
5) 表面质量好,比较光滑:适合做精细零件。
  • SLA技术的缺点:
1) 需要设计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需要未完全固化时去除,容易破坏成型件。
2) 设备造价高昂,而且使用和维护成本都不低。SLA系统需要对液体进行操作的精密设备,对工作环境要求苛刻。
3) 光敏树脂有轻微毒性,对环境有污染,对部分人体皮肤有过敏反应。
4) 树脂材料价格贵,但成型后强度、刚度、耐热性都有限,不利于长时间保存。
5) 由于材料是树脂,温度过高会熔化,工作温度不能超过100℃。且固化后较脆,易断裂,可加工性不好。成型件易吸湿膨胀,抗腐蚀能力不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