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静乐杯”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评选揭晓

标签:
静乐杯武当山丹江口 |
分类: 奓湖诗讯 |
武当山道教学院建校十周年暨
第四届“静乐杯”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评选揭晓
12月4日,由中共丹江口市委宣传部、武当山道教协会主办,丹江口市诗词楹联学会具体承办的武当山道教学院建校十周年暨第四届“静乐杯”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评选揭晓。本次大赛是继第一、二、三届“静乐杯”诗词楹联大赛之后又一次全国性的诗联赛事活动,自今年6月份开始在网上发布征稿启事以来,各地诗词联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截止10月3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以及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位作者的近4000件作品。
诗词类
一等奖(1名)
丹江口引水工程
曹
地开一脉碧江前,龙首分流九域传。
才饮清波来大楚,又观翠色到燕然。
长渠细柳悬丝舞,原野春风入画眠。
百万移民回望处,德滋上善水云天!
【李辉耀点评】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汉万顷碧波,中州百万移民,对于远济京津冀、泽被大中华之“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恰如上善之水,直宜以佳诗颂之。
二等奖(2名)
水调歌头·武当山道教学院十周年大庆
苏
竹杖泛云海,玄岳访璇宫。寻仙天下佳处,千嶂此朝宗。闻说修真胜侣,齐集钟灵福地,鸾鹤喜相逢。十载种花树,开落任春风。
【黄金辉点评】词作紧扣主题,彰显了武当山的地域特色,道教的宗教色彩,学院的行业特征。“十载种花树,开落任春风”,以诗家语写教书育人,是上阕的结句,也是过片,由描写武当风物过渡到展现道教风华。下阕的“乾坤今古,何妨收入掌心中”等句,颇见豪放风格。
武当剑
丁
一条流水玉龙身,三尺寒光玄岳魂。
舞起天风落星雨,撩开月色化云痕。
【黄金辉点评】绝句虽短,最要功夫。此诗两联全用对仗,却无雕琢痕迹,恰似“流水玉龙”般舞动的宝剑,而且是熔铸了“玄岳魂”的武当剑。前一联于比喻中写实,后一联在夸张中虚化升华。“舞、落,撩、化”4个动词及其宾语之间,有“不搭之配、无理之妙”的艺术效果。
三等奖(4名)
经汉口访武当
李
长剑裁霄汉,经年紫气扶。
群峰皆拱手,大岳自称孤。
深谢龟蛇引,不辞真武趋。
借他江汉水,先洗世间污。
【姚泉名点评】一诗须有一二警句。有警句,领弱甲犹能胜战;无警句,驱盟军必尝败绩。此诗颔联状武当山之形胜可谓精警矣,况首尾二联亦自气概不凡,惟颈联稍弱,然扣题甚紧,并非游勇。
问道武当山
熊志扬(贵州)
一卷经书读到今,玄机未透把师寻。
花为向导云为友,人在巅峰道在心。
金顶修功腾虎步,琼台响磬接天音。
清风入袖开襟抱,弹我胸中万古琴。
【巴晓芳点评】全诗紧扣题目,逐次写问道的原因(首联)、经过(颔联)、体会(颈联)、结果(尾联)。起承转合有度,深得律诗章法,尾联精彩。
水调歌头·静乐宫
丁
【巴晓芳点评】起首二句点出静乐。上片于楼阁殿堂描写中,衬托出环境的静。下片力求于抒情感慨间,表达一个乐。全篇较为稳妥。
咏丹江口水库
张明新(河南)
清渠千里碧,何处是源头?
锁得沧浪水,悬为浩瀚湫。
江城临玉镜,泽国荡云舟。
无限济人意,潺潺送北流。
【姚泉名点评】此诗一妙,在句句含水,尤切水库之题。二妙,在结构铰合紧密,步步为营。三妙,在尾联警策,境界升华。得三妙,不亦说乎。
楹联类
一等奖(1名)
题武当山静乐宫
樊伯涛(河北)
到风月长生地,世情皆幻,对太岳巍巍,须三千年醉,复三千年醒;
修烟霞不老身,吾辈争来,望仙宫渺渺,拜第一等山,参第一等言。
【皮治洪点评】上联乃仙家之气宇,仙家之气数,看尽沧海桑田,人世变幻。下联则人世之向往,人世之追求,乃一等山、一等言。全联揭示了道教源流的悠远神奇,道教仙山的幽深峻峭,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等奖(2名)
题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
刘红波(广西)
看沧浪之水,辞太岳,出均州,越三千里征途,刷新历史;
乃生命之渠,荡波光,摇云影,携十万重春色,润透京华。
【柯丹点评】上联从工程的难度入笔,写输水渠道引丹江清泉辞太岳武当,出丹江口(古均州城原址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附近),越三千里征途(输水干渠总长1277公里加天津输水支线长155公里,约三千里),刷新了人间从低往高处调水的历史。“越三千里征途,刷新历史”实写,歌颂工程伟大。下联从工程的意义着墨,描述丹江之水一路辉映波光云影,粼粼向北,给沿途4省、直辖市送去生命之泉。“携十万重春色,润透京华”虚写,歌颂党恩浩荡。全联对仗工稳,熟练使用虚字、拟人、比喻、数字和新词等技巧,虚实结合,书写大主题,歌唱新时代,政治性、文学性俱佳。
杜向明(河北)
宫墙非旧址,昔壮武当,今蔚丹江,峰云松月归谁有;
学院乃新梯,上临玉阙,下通紫府,道骨仙风从此来。
【陈佐松点评】上联以学宫迁徙为切入点,进而言其昔日为武当壮威,而今为丹江增色,言语间暗示了学宫的迁徙轨迹。结局则从哲学角度生发感慨:今云古月并无所属,一切皆归如道人也!下联以阶梯作比喻,直切道教学院之功能,并阐发出心如入道则沉浮无意,一切顺其自然的道家至理。过若此便仙风道骨油然而生了。上下联铺排有序,寓意深阔,尤其是下比比喻贴切,延伸悠远,的属佳构。
三等奖(5名)
杨海波(江苏)
有野鹤闲云引路,仰一柱擎天,群峰拱手;
恰清霄紫谷鸣钟,入武当问道,太极扬风。
【柯丹点评】此联紧贴武当瑰丽嵯峨的景致和玄妙中和的道教文化。上下联的第一分句即用独具武当特色的风物引人进入武当。然后以武当著名的天柱峰和武当道教分述融合,独具上一等山,参一等道的寓意。对联手法娴熟,不仅领字、拟人、夸张恰当,平仄对仗也别具一格。上联“一柱”对“群峰”,将群作数词用。下联“武当问道,太极扬风”,既是自对,也与上联有借对之妙。“武”与“五”同音,“太”也含多的意思。整联以“仰”“扬”为联眼,极尽景仰武当,弘扬太极之深情。
题丹江口大坝
张
大坝无言,披两岸烟霞,骨撑命脉;
源头有爱,纳一湖绿水,乳润京津。
【柯丹点评】此联以拟人的手法歌颂大坝的巍峨重要和在南水北调中大坝的拦集储蓄功劳。对联平仄严谨。对仗独到。“一湖”对“两岸”,数量对数量;而分别用绞股 “绿水”对“命运”,“京津”对“烟霞”,巧妙地化解了选词的困难。“骨”“乳”概括了大坝和因大坝集纳的“生命之水”,辞简义赅,准确形象。
艾国林(湖北)
静动和谐,
乐忧变化,
题天柱峰
陈启荣(广西)
静奉三清,济四方而立地;
乐怀万物,修一柱以参天。
【陈佐松点评】此联虽是题天柱峰的,但前面冠以“静乐”二字首先令人联想到静乐宫,虽笔法略有偏移,但结句铿锵有力,回旋有致,仍有一种仙风道气在里头,立得住!
咏武当道茶
沈汛磊(浙江)
史乘千年,灵草扎根山毓秀;
茗封一品,仙芽吐瑞水涵香。
【陈佐松点评】此联是难得入选的咏茶作品之一。该联上下联前分句定位准确,后分句敷衍到位,除给人以幽美的词句意境享受外,更给人以一种淡然优雅地禅意和逍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