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志波诗词

(2016-08-20 17:07:07)
标签:

浊浪清舟

陈志波

诗词

奓山

蔡甸

分类: 奓湖杂谭

但乘豪情赋万诗

——读陈志波诗词

姚泉名

 

寒山曰:“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朝菌人生之中,大多数人都注定只是普通的存在。如何让普通的生涯过得精彩,并且,还能让这种精彩留下轨迹?这恐怕是每个生命都在思考的问题。陈志波兄与我有同窗之谊,年纪相若,经历相仿,兼兴趣相近,故而颇有共同语言。我们都曾属于“文艺青年”,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喜欢耍枪使棒,舞文弄墨,臆想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碌碌人间,这已是很不错的抱负了。所谓耍枪使棒,却不是啸傲江湖,为人间铲不平,而是骑行纵走,寄情山水之间;所谓舞文弄墨,也不是长篇大论,为往圣继绝学,而是寻章捉句,游心平仄之内。最初,志波兄志在新文学,喜散文好新诗,我见他与诗词亦有慧根,就有意示以习作,渐渐把他的兴趣转了点弯。我的目的是在奓山多一个唱酬的诗友。一转眼,这已是十年前的事了。志波兄于今已任区诗联学会最年轻的副会长。在网络上,他以“浊浪清舟”之名,游走诗词论坛,担任版主,博得诗友的尊敬。

读陈志波诗词

志波兄兴趣广泛,八小时之外的活动非常精彩,如登山远足,骑行交友等,诗词便成为记录这些精彩的最佳载体。他创作的第一首传统诗,便是一段经历的记载——看诗题就很带劲——《“游骑部落”野游有感》:

摩托驰奔旗飞扬,一干人马飙车忙。尘满面,鬓染霜。铁骑骑士豪气壮,荒山野路亦敢闯。坎坷路,心激荡!上罢青峰下龙潭,脚推碧波手斩浪。去风尘,俱欢畅!九真山巅存笑语,大好河山留英姿,归程路,眷恋藏。把酒言欢感情增,旧友新朋真性情,席了时,夜未央。

这是一首杂言古风,读来有东坡“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放。且看这帮“铁骑骑士”在荒野间飙车,在酒楼上畅饮,何等畅快,何等逍遥!此诗一气呵成,意象丰富,用新语而不浅陋,写新事而有雅致,活泼泼一股年轻人的锐气。志波兄甫一出手就显示出创作传统诗词的天分。所以我将此诗誊录下来,纪念他文学征途的一个节点。

关注田园生活,创作新田园诗,是志波兄诗词创作的一个亮点。武穴的吕克俭先生认为:“新田园诗应该是以当代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创作题材的诗歌。”(《心潮诗词评论》2016年第4期)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当代性是新田园诗区别于旧田园诗的重要特点。志波兄有一首发表于《知音汇》总第12期上的《异乡收割人》,就很有时代特色,诗曰:

小镇夜繁华,他乡怎是家?

霓虹身侧闪,苦闷腹中爬。

割麦兼收谷,思妻并念娃。

遥迢千里路,望月又成芽!

所谓“异乡收割人”,指的是近些年来那些一到庄稼收获季节就用汽车拖着收割机械,离开家乡,去外省以机械收割谋生的农民工。就蔡甸区而言,最初这些“异乡收割人”大多来自苏北、鲁南、豫东一带。这种农业机械的流动作业方式,既减轻了粮食种植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也增加了机械拥有者的收入,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是双赢的事情。然而谁又关心“异乡收割人”劳动之余的情感需求呢?他们多是本村几家集资购买收割机械,一旦出外,也是几家的主要劳动力结伴出行。而一次出门,少则半月,多则两三月。他们舍不得住宾馆酒店,舍不得吃餐馆酒家。汽车驾驶室就是他们的卧室,路边支上煤炉就是他们的厨房。志波兄的这首诗从“异乡收割人”的视角,说出了他们的心中想说却说不出的话。诗意地表达了对“异乡收割人”的同情。尾联“遥迢千里路,望月又成芽”之句,天然无痕,耐人寻味。

“参了军,会后悔一时;不参军,会后悔一生。”这是当年在军营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不否认军旅生活有其枯燥的一面,但其精彩的一面却足以改变一个青年的价值观,赋予他不一样的精气神。也许正是受部队生活的熏陶,志波兄的诗时常带有一种昂扬之气,其军旅诗更是如此。来看这首《读众诗友祭南京大屠杀77周年诗文有感》:

穷心纵笔共书悲,难罄屠城斩戮时。

迁恨钟山缄不语,焉知泪已化松枝。

我曾说过,因为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伤害太深重,所以中国人的爱国往往就是抗日。又因为近些年日本社会的右倾越来越明显,造成每到一些重要的纪念日,中国舆情总会沸腾一番,热血诗人自然不会沉默。在读了很多纪念南京大屠杀的诗词作品后,志波兄写了这首绝句。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意的三次转折。且看,首句说又逢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大家一起纵笔书写内心的悲痛,次句却说写不尽屠城的悲愤。这是诗意第一转。第三句“迁恨”于钟山,责怪它面对如此惨状却缄默不语。这是诗意第二转。尾句解释钟山不语的原因:它的泪已经化作满山的松枝,意思是说青松不老,此恨长存。这是诗意第三转。读者的情感随着这三次转折而跌宕起伏。这就是“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是“抑扬顿挫”,诗的魅力就在此中。而这首诗另外的一点也不容忽视,即诗中表现出的那种悲而转愤,愤而欲起的情感转化。屠城之举的确令中国人民悲伤,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侵略者的残暴只会激起愤怒,并转化为反抗的行动与决心。所以细品这首诗,它的气质是昂扬的,是含着眼泪上战场立誓报仇雪恨的那种昂扬。如果说这种昂扬在此诗中尚是隐忍的,下面这首就不需要任何注解了——《甲午九一八有寄(新韵)》:“八十三载恨难收,日寇长驱血色稠。今夜安得王五技?大刀雪耻斩敌头!”

太血腥了。来点温情的。

人都是情感动物,诗人的情感更丰富。读志波兄的诗,正可感受他那颗心的脉脉温情。且看《清明思先父》:“爱意无声总有情,春风化雨伴儿行。故园又见穿堂燕,未晓何方把父迎!”幼年丧父,是志波兄一生之痛,此诗读来令人动容。再看《堂屋见表侄女奖状有感》:“家徒四壁陋居陈,奖状敷墙总遇新。座客只夸名次好,不识满纸汗浸痕。”诗中既有“奖状敷墙总遇新”的欣慰,也有“满纸汗浸痕”的怜爱,这是对晚辈的关怀。再看《三舅添孙喜作》:“黄氏金门战马娇,新春日暖嫩枝条。嗷嗷乳子成材后,砺箭弯弓射大雕。”句句隐含“喜”字,饱含对亲人的祝福。再看《赠陌上寒烟诗友》:“陌上寒烟起,轻风抚发丝。凝眸生好韵,顾盼得佳词。少染胭脂色,无妨素雅姿。悠悠尘世过,越女为诗痴。”字里行间,赞誉有之,劝勉有之,这是朋友之情。再看《[双调]殿前欢·观学生林间跳皮筋闲作》:“躲秋晖,玩来兴起辫难垂。欢声雷动林鸟坠,意欲相随。  皮筋腿上移,何知累?相伴林间戏,发如水洗,盼得风吹。”写景物细腻,写动作传神,流露出的是对学生的喜爱……

钱塘项莲生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时异境迁,结习不改,霜花腴之剩稿,念奴娇之过腔,茫茫谁复知者。”在很多人眼里,写诗填词便是“无益之事”,甚至在文化界,也有写诗不赚钱的说法。但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又岂是国人的血液里能够缺少的元素!志波兄曾以诗贺我的生日曰:“花开花落任由之,但乘豪情赋万诗。笃信华年终不老,相期共赏草青池!”我愿意将“但乘豪情赋万诗”之句回赠志波兄,也祝愿知音之乡涌现更多传承诗词的人,丰富自身生涯,积淀一方文化。

2016820日于三些楼

 

 (载2016年第3期《知音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