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吴江涛诗集《坐看青山无字书》

(2012-02-18 00:10:52)
标签:

吴江涛

诗词

杂谈

分类: 奓湖杂谭

诗笺任君植芳草

——读吴江涛诗集《坐看青山无字书》

〇姚泉名


  吴江涛是湖北诗词界的一朵奇花,他曾经长期占据湖北省诗词学会“最年轻会员”的席位,是中华诗词学会首届青春诗会的参与者,担任省市多所老年人大学的诗词教师近二十年,出版有诗集《晨星集》,诗词教材《跟我学写诗》,在诗词创作和诗词教学两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手头上的这本吴江涛诗集《坐看青山无字书》于二
〇〇九年由湖北省老年人大学鹰台诗社编辑出版。此书所收录的三百余首作品,基本囊括了他前期的代表作,可看作是他步入诗坛二十余年的创作小结。自从得到这本诗集,它就成为我书案上的常客。我收到的当代诗人作品集不少,此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一直将之视为创作中最重要的参照之一。读他的诗词,或山明水秀,让人怡然自乐;或含蓄深邃,让人拈花含笑;或横眉冷对,让人愤世嫉俗;或壮怀激烈,让人剑拨弩张……正如江涛在《蝶恋花·晓月闻笛》中所言:“诗笺任我植芳草”,我沉溺其中,乐不可支。现将学习心得,拉杂如下。

  (一)仁者胸怀:不删童心的诗痴

  在外人看来,诗中既无黄金屋,也无颜如玉,无法理解江涛从弱冠到年届不惑,何以能在诗词的庙宇里枯守二十余年?而我们读了他的诗之后,却深知其乐,非常理解他对诗词的痴心一片,他说“书如老友时萦梦,诗是情人夜叩窗。”(《无题》)他说“廿年追诗终不悔,赢得人呼花间派。我心晶莹如婴儿,诸君漫笑我失态。”(《登鸡公山放歌》)他说“自怜雏句无人赏,唯有童心不忍删。”(《整理童年诗稿感赋》)他说“玲珑心似痴情女,嫁与图书不用媒。”(《自题有恒斋》)这里的“玲珑心”,其实就是“童心”,这一意象在江涛的诗中时常出现,他深知,童心即好奇心,童心即创造源,童心即生命力。童心有爱,因爱成痴,痴乃大爱,大爱为仁。正因有这样的仁者胸怀,在他的诗中,才会有“脉脉痴怀犹未改,秋千荡过听鸣蛙”(《回乡偶成》)的悠然;才会有“琼瑶世界冰心洁,一任风吹雪打头”(《珞珈山喜雪》)的旷达;才会有“卧榻焚香开古卷,闭关揽镜认高朋”(《长夜》)的自珍;才会有“同学少年多下海,咱吴呆子在钻书”(《戏赠二嫂朱君》)的自嘲;才会有“悟到利名皆大雾,赢来宠辱止微澜”(《斗室》)的明智;才会有“最喜梨花经雨后,娇枝新艳送诗来”(《初春抒怀二首》)的满足……

  (二)勇者肝胆:不打麻将的战士

  江涛的作品并不一味是“痴人珍重诗之旅,坐看青山无字书”(《山行》)那样超然物外,他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继承中国诗人自离骚以来的忧患传统,坚持不向世俗化妥协的人文精神,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作品充分表现出一个有良知的诗人的担当。在诗集中我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江涛对打麻将非常反感,计有《偶感》《夜半》《病目》《秋日书怀》《回乡杂感》《南窗》《邻居写真》《闷居作歌》等八首诗,专门斥责或附带提醒打麻将者。对一种社会现象写出这么多作品,我们当然得重视了。请看《夜半》:“夜半犹闻杠上开,颓风如此转深哀。谈牌说鬼成时尚,妖雾沉沉恐又来。” 江涛视全民打麻将是世风日下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一向認為,麻將麻將,可以麻痹大將,更能麻痹庶民,庶民皆麻,天下太平,牧民之道,麻將有之。而我輩不願被麻,则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忧患和特立独行的不合作。而且尤为有意味的是,声讨麻将的《偶感》一诗,恰好也是江濤诗集中的第一首时事讽刺诗。江涛这位不打麻将诗人,从此开始用自己的诗笔为劳苦大众摇旗呐喊,写出了一大批铿锵犀利、针砭时弊的讽刺诗,如针对农村教育现状的:“牧牛幼女归淘米,辍学儿童说赚钱。”(《乡村所见》)针对腐败现象的:“山水多修馆,官僚足养膘”(《夏夜二首》)针对不良世相的:“艳妇招摇牵黑犬,少年妩媚染黄丝。”(《街前》)其讽刺诗的集大成者,非古体组诗《闷居作歌》莫属。其诗模仿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的笔调,忧农民负担,忧乱收费,忧赌风日盛,忧农村教育,忧世风日下,忧世无知音,抒一己清怀等,全面展示了自己的忧世情结,是当前现实主义诗词的佳作。江涛兄之所以能以布衣之身,忧国忧民,除了他作为诗人的担当和勇气之外,也和他与生俱来的秉性有关。他“敢为诗文轻世俗,拼将热血铸新词。”(《答友人问》)他“烘炉烈火炼新骨,野井清泉洗俗胎。”(《感怀二首》)他“梦里有方除硕鼠,醒来无计作黄牛。”(《寄呈廖国华先生》)他“手中笔是青锋剑,斩尽妖魔上酒楼。”(《书怀》)他“社鼠城狐枪弹击,长天大海水云翻。”(《青毡》)江涛以自己的笔和作品展开对社会黑暗面的战斗,其诗是真诗,其人是诗人中的战士,所以他唱到:“莫谓书生无寸铁,笔尖犹可作长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三)智者手段:不甘平庸的铁匠

  作诗如锻铁,若无一番锤打之功,想写出叫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几乎不可能。江涛作为一位熟谙诗道的诗教专家,对于锤炼作品,自有心得,他说:“山间处处藏诗法,悟得禅机一展眉。”(《高家庄春行》)诗法自然,讲究“诗家语”,坚持推陈出新,是他创作的不二法门。我觉得在锤炼诗作时,江涛做到了以下“四善”。一、善喻。比喻能使诗歌形象鲜活。例如《秋夜》:“诗是流萤笼不得,随风化作满天星。”我们都知道,诗思是灵动的,实在难以捕捉。作者将诗思比作飘忽的流萤,而且想象不止于此,进一步由萤及星,表现出诗思由柔美朦胧之境臻于壮美灿烂之境的喜悦。比喻之美,在这本诗集中几乎无处不在,可以看出江涛已将形象思维视作自己作品的血液。二、善描。擅长抓住事物的特点,以朴素的语言进行描写。如《外公逝世二十八日始悉以诗遥祭四首》其四:“骑得黄牛缓缓归,童心跃跃雨霏霏。爷孙相伴蓑衣暖,草笛悠悠信口吹。”通篇白描,是善写事也。《木兰山访陈梅尘师》:“野藤无语簇东窗,四壁空空书满床。砚畔参差新韵稿,诗翁犹著旧时装。”四句四景,毫不拖泥带水,构成一幅高士吟诗图。三、善问。以各种形式的问句,使诗句灵活丰富,使诗思跳宕敏捷,使主题升华劲健。如《端午》:“盛世谁知江水冷,招魂岂可作空谈?”前句疑问,表现对歌舞升平表象的担忧;后句反问,表现诗人对以屈原为代表的贤能、崇高、正义等精神的召唤,这一问,问出了新意,问出了深意。其他如《杂感》《老妪行》《夏夜二首(其一)》等等一大批作品中,都采用了问句形式,各有妙用。四、善浅。《随园诗话》引《漫斋语录》曰:“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语近情遥,读者喜欢,易于流传。如《赠青年诗友》:“犹记同车兴味长,弥天风雪过长江。明年若在磨山见,诗与梅花一样香。”通篇皆用平常语,读来亲切、上口,特别是结句,一个通俗而漂亮的比喻,一下子激活全篇,余味悠长,正所谓“才有梅花便不同”。江涛的作品经过多方锤炼,给我们展现出妙曼多姿的神采,让我们在吟哦中享受到祖国文字的华美。

  诗笺任君植芳草。有仁者胸怀,其诗也仁;有勇者肝胆,其诗也勇;有智者手段,其诗也智。能以其人为师为友,不亦宜乎,不亦乐乎!期待着江涛给我们带来更多佳作,更多惊喜。

2012年2月17日于奓湖轩

(载2014年第4期《鹰台诗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丁香结·登塔
后一篇:进退格咏春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