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岂无诗?

标签:
中秋赏月诗歌杂谈 |
分类: 奓湖杂谭 |
文/泉名
东坡居士说:“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八月十五看不到月亮,谁也没辙,但诗思不会被云遮蔽,而且总是千姿百态。
有人忧愁。中秋之月是代表团圆的,今儿却看不到了,许多的想法也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愁似乎最易,也最泛滥,但写得出众的却极少,颇爱南宋范成大之诗:“扑地痴云欲万重,家家帘幙护房栊。世间第一无情物,谁似中秋雨与风。”这可不是一首单纯的情诗,其与南宋国难有关,国愁最重,因而特出。
有人悲悯。如苏辙《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风雨来无定,泥涂日向深。直埋今夜月,真失众人心。云外天衢净,人间浊雾侵。幽人久不寐,起坐夜愔愔。”“卷衣换斗酒,欲饮月明中。坐看浮云合,遥怜四海同。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不过是中秋看不到月亮而已,却能生发出如许感慨,故而能鉴诗者的良心与担当,尤其令人钦佩。
有人开朗。杨万里一向是模范,他说:“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且道今霄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圆?”有青山,还怕没柴烧吗?没必要非赖在中秋赏月。朱敦儒,名字看上去道貌岸然,但曾经很会享受生活,他说:“莫恨中秋无月,多点金釭红蜡,取酒拥丝簧,迎取轻盈桃叶,桃叶,桃叶,唱我新歌白雪。”莫理解严肃了,这里的桃叶是指小三哦。
有人调侃。南宋程珌有一首绝句颇有意思:“当时斗暗犹闲事,无月中秋可若何。我欲梯云千万丈,取光还月谢羲娥。”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我们不妨当作一种中秋无月可赏时的自我解嘲来读。
觉得最牛的中秋无月诗,是金主完颜亮的一首“鹊桥仙”,题曰《中秋待月不至》,词云:“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待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须撚断,星眸睁裂,惟狠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细看嫦娥体态。”程珌的调侃尚带着酸文人的犹豫,完颜亮则掩不住一代枭雄的霸气。
今年中秋无月,大家何妨也去写写自己与众不同的无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