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作诗读书忙
(2009-07-27 21:08:25)
标签:
诗词读书杂谈文化 |
分类: 奓湖杂谭 |
总为作诗读书忙
泉名/文
今天到单位去,门房里那一堆邮件可算见着亲人了。
抱回家里,用小刀一件件割开,像接待一个个朋友那样,与它们一一握手。处州竹鸣和清江野老两位吟长早就来短信通知我将会收到的刊物,此番才真正见到。没有及时回信,实在于理有亏,在此先表示歉意。
至于缥缈烟痕吟兄寄来的《锄月集》则是意外的惊喜。这是缥缈烟痕吟兄的一本诗词篆刻合集,西北电力文学丛书之一,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淡雅精致的一大册,抱在手里沉甸甸的。将诗词和篆刻组合起来,应该不仅仅是创意的体现,更是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实力的展示,以及日常高质量的文化生活的剪影。读其诗词,气象万千,笔力隽永;观其篆刻,风格多样,圆润娴熟。集中诗词佳作频乃,有一首《水龙吟·登太白山》的词,在全国“太白山杯”诗词曲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诗词大鳄霍松林先生评之曰:“压卷之作,非此莫属,拿到全国去也无懈可击。”现在把这首词抄在这里,为吾文增色:“五千云麓初晴,秋风设色真慷慨。巅峰积雪,林涛卷绿,烟岚染黛。一抹鹃红,一溪蛱影,一弯虹带。八仙台就是、丹青圣手,挥洒着,原生态。 觅得谪仙心迹,在沧溟,捕逮天籁。足登险韵,杖敲平仄,诗收锦袋。树壁攀藤,冰湖镖水,童心澎湃。对层峦击掌,一声清啸,满山华彩。”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姚轩鸽先生读此词后曰:“夜深人静之际,诵读《水龙吟·太白山》,直叫人苍凉与辛酸同至,钩起一怀愁绪,满腹虚妄。”这真是解人语。最初遇见缥缈烟痕兄,是在他的博客“缥缈空间”上,对他描写电力方面的词作印象深刻,由此知道他的工作与电力有关,是“电老虎”。后来了解到他是陕西咸阳人,便力邀他担任了中华诗词论坛“西部诗声”的版主。现在,读《锄月集》,知道兄实名王兴一,陕西电力诗词学会副会长。好书不能白读,在闲暇之时,是一定要回赠一首诗词的。
在今年第一期的《长阳诗苑》里,读到广州的吴安怀先生的大作《画眉深浅正行时——浅评杨发兴先生的<中华今韵>》,这是一篇以推介《中华今韵》为主的文章。中华诗词创作,应该是沿用平水韵还是使用现代普通话韵,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相当复杂,公公婆婆,大家吵了几十年,也没见到把谁吵倒了。我是最现实最超然的:中国人嘛,还是得讲讲“中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厚此薄彼,厚彼薄此,都是要不得的,大家何必为此伤了和气呢是不是?韵无论平水普通,只要适合就用之。但这种超然的态度遇到杨发兴老先生,就应当收敛了。杨老以耄耋之年,精心编写的这本《中华今韵》虽然我一时半会还没见到,但从吴安怀先生的介绍来看,应该是相当完备的一种新韵书。吴先生归纳了五点。一是立韵的原则性,“编写标准,普通话音;不顾方言,不管入声;能叶则叶,不叶则分;读音相近,实行通韵。”二是押韵的灵活性,“分韵从严,严而有理;用韵从宽,宽而有度。”三是使用的实用性,《今韵》共撷录了7455个汉字,加上多音字共计8000余字,所选词汇有166000个,是很厉害的。四是操作的便捷性,有多种查检方式。五是杨老在书末的《今韵诗词曲举隅》中选用了自己所写的70余首今韵诗词,“用实践有力地回击了某些对中华诗词声韵改革高举红牌的人絮絮不休的蓄意中伤今韵写不出诗词佳作的谬论。”很希望有这么一本《中华今韵》,作为自己诗词创作的指南。
另外,总第68期《莲城诗词》上,曹克定先生的《心声一发人舒畅》一文可作田子馥先生文章阅读延伸;刘秀峰先生的《诗·禅·人生——王维山水诗生存智慧探微》可与刘庆霖老师文章对照阅读。《中华诗词学会通讯》上的几篇论文也相当出彩。如周笃文先生的《古诗的新生命》,周兴俊先生的《传统诗词现代化刍议》等。
目前,业余时间多交付诗词,于是也可以非常矫情地叹一声:总为作诗读书忙啊!
200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