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姚泉名
姚泉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24
  • 关注人气:7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渎宫,我看到了你的尸首

(2009-07-14 11:43:42)
标签:

荆州

江渎宫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奓湖杂谭

江渎宫,我看到了你的尸首

泉名/文


  还是十五六岁时到过荆州一次,对荆州博物馆里面那具褐色的古尸留下深刻印象。那时荆州是荆州,沙市是沙市。后来,本就紧密相依、难分彼此的两座城市终于合并,被颇有创意的平衡人士命名为荆沙市,两边不得罪,但结果因为“荆沙市”名不见经传,既丢了荆州的盛名,也丢了沙市的活力,并直接影响到市场开发,看重经济效益的务实人士权衡之后,连忙改回来,依旧称作荆州,沙市遂成为荆州市的沙市区。
  而今,为一点小事情再次来到荆州,我已非原我,城依稀似旧地。
  办事间隙,四处逛逛。游客必至的荆州博物馆恰逢休馆,便决定去城中踏访一些名胜古迹。
  东门内的张居正故居,其实是近年才修建的“新居”,因为一位湖北作家写的小说《张居正》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拍成了电视剧,“千古一相”张居正在海内外再次名气大增,马上成为可以给荆州建设“添砖加瓦”的大人物,于是“有关部门”在东门内借“江陵碑苑”的闲置房改建了这座名人故居。买了门票进去看看,却发现这里其实更像一座茶馆,走廊上,楼阁里,甚至夹墙的小花园里都摆满了饮茶的桌椅,搁着“最低消费10元”的标签,几个年轻的女“茶博士”聚在一起轻声地说笑。故居侧门上的一幅红纸对联写得比较好,曰:“日辉雨润云石古树,月影茶香府苑斜廊。”显然是茶馆自己请人写的,可惜上下联贴反了。粗略看罢那些彩色复印件制作的展板,和电脑刻制的石碑,便从后门走出去,赚得一张面值十五元的门票,表示已经“到此一游”。
  然后到了位于南门的关帝庙。关羽和荆州,说不清是谁影响了谁,反正到荆州不去看看关帝庙,就像到北京不去看天安门一样。关公在海内外的影响自不必赘言,所以关帝庙似乎有扩建的趋势,周围杂乱的民居已经在拆除中,一打听,说是要建“关公朝觐广场”。庙分仪门、正殿、结义楼三进。仪门里一边照例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另一边是一些与关公有关的纪念品的展出,有全国关公景点的门票,有关公故事的扑克、烟花、邮票、影碟,还有关氏家谱,以及研究资料等,这一切都是一位名叫夏循涛的人的功劳。他以个人之力定期出版《忠义关公》杂志,是一名关公研究的热衷者,中国文化的传承,需要这些做实事的人士。也许他们眼睛里并不缺少铜板的影子,但为什么非得让文化清高得不见铜板呢?传承文化和赚钱养家不是矛盾的。正殿和结义楼之间有一雄一雌两株古银杏,雄者已亡,好事者以水泥塑其形而以藤蔓覆其身,貌似青葱;雌者树龄620年,枝叶已不太茂盛,龙钟老态。看这两株古树,心底倒是有些恻恻之感。
  在关帝庙,我借来一份荆州旅游地图,“江渎宫”三个字吸引了我。地图上的简介说,江渎宫位于荆州市沙市区江汉南路东侧,这里曾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居和写作咏读之地,其不朽名著《天问》就问世于此。这可是一个大金矿啊!《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3句,1560字,其特色在于此诗含173个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的“天问”,连续发问,层层设问,一问到底。清代学者刘献庭在《离骚经讲录》中赞其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郭沫若先生称其是一篇空前绝后的一等奇文。到江渎宫去直观地感受一下屈原创作《天问》的神奇氛围,对于每个文化人都是有吸引力的。更何况,近年来屈原文化研究蒸蒸日上,端午节、龙舟节等与屈原有关的节庆活动全球时新,好多地方都因为扯不上屈原的关系而懊恼万分,沙市有这么一个好所在,荆州人只怕将他当作天大的宝贝供着吧!“萧萧沙市雨,淡淡渚宫花。”陆游笔下的沙市江渎宫多么美妙!去的路上,我想象着江渎宫的盛况。
  轻车熟路的的士司机很快把我送到江渎宫跟前,然而,我却傻眼了。眼前是一片由水泥碎块堆成的废墟——江渎宫正在拆除!
  废墟边的座客们打消了我“这是准备建一个更漂亮的江渎宫”的不合理猜想,他们告诉我,江渎宫是九十年代初重建的,开始是一个旅游景点,但玩的人少,后来为了偿还重建江渎宫欠下的四百万欠款,文物保护部门将江渎宫整体转让出去做了古玩市场,仅获币三百多万。但江渎宫中的屈原殿、天问阁、老君堂等三大主体建筑依然保存着。自2007年6月起,荆州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强拆江渎宫,准备建商品房。我看到,江渎宫所在的江汉南路一带,正是沙市区寸土寸金的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拆后重建商品房所获的利益之丰厚,地球人都知道。只不知这样的拆除在法律上站不站得住脚。当然,大多数人包括我都没有能力去探究拆除江渎宫的深层原因和具体细节,所以,猜测是难免的,也只能猜测而已。
  站在江渎宫的废墟前,我隐约看到,九十年代初那位拍板重建江渎宫的官员,正蜷曲在废墟的一角掩面而泣。而在废墟的中间,一位满脸红光的新任官员,腆腹负手,正陪着志得意满的开发商开心地笑着。可以说,当年重建江渎宫,是一个文化觉醒的壮举。而今拆除江渎宫,则是一个文化被钱砸昏的晕招。
  站在江渎宫的废墟前,我隐约看到,荆州博物馆里躺着的那具古尸,我们正在全力地保护他,尽管他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与屈原毫无可比性,只因他能满足世人窥视古代的好奇心。我也想到荆州小东门前高大的屈原雕像,他正默默注视着东方,注视着江渎宫前发生的一切。同时,我还有点庆幸,我来的还不算太晚,我在江渎宫尚未彻底拆除之时到来,看到了江渎宫的尸体,总比将来只能面对“江渎宫”这个地名要好。
  张居正故居,因时而起;关帝庙,因名而兴;江渎宫,因钱而毁。张居正所代表的是官员文化,在官本位的社会,自然还很有价值。关羽所代表是的世俗英雄主义和生存法则,老百姓喜闻乐见。屈原的江渎宫,代表的是高雅文化和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现在,多少人还在意这个?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有一天,荆州的某位大员突然宣布,拆除旧的江渎宫,是为了新建一座更像样的江渎宫!我预测,腾出了黄金地段的江渎宫最后可能在沙市中山公园里“易地重建”。


2009.7.13.


江渎宫,我看到了你的尸首
张居正故居,因时而起

江渎宫,我看到了你的尸首
关帝庙,因名而兴

江渎宫,我看到了你的尸首

江渎宫,因钱而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日午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