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寒和《灵魂劲歌》

标签:
纳寒吴家花园朋友汉口文化 |
分类: 奓湖杂谭 |
纳寒和《灵魂劲歌》
泉名
(新浪读书频道书评首页“人文历史”栏目3月28日推荐阅读,谢谢宸之韬老师!)
汉口七月如炉,但飘着细雨的南京路却没有多少暑气。吴家花园是南京路西端的一个小院落,颇有些来历。“吴家”者,军阀吴佩孚之家也。大约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时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的吴佩孚有二三年的时间住在汉口,吴家花园便建于其时。而于今,大帅不在,小楼犹存,吴家花园已是一家咖啡馆。
从临街的灰色花岗岩大门进来,是一方如天井般大小的小院子,地上铺着水磨红砖,点点苍苔如绒。延墙植满花草树木,绿浓欲滴,顿显幽迷。小院正中凿一曲池,池水清冽,有数十红鲤游弋其间。池上架一杉木拱桥,若立桥上赏红鲤,鱼影人影树影天影相映,自有情味。过桥便是主楼,三间二层,左侧楼面挂一壁爬山虎,细雨润叶,皆绿如新漆;正中一间为客厅,门楣上勒“天官赐福”匾额,厅内当顶一架枝形吊灯,如梦般洒下橘黄的柔光;老式木沙发木家具皆擦拭得一尘不染,墙面挂满名人字画。整个客厅中西合璧,优雅大方。此院与街面虽只一墙之隔,人在其间却生一种别有洞天之感。
不像将军府,更像高士居。我对吴将军没什么敬意,对这吴家花园却有了天然的喜欢。将这儿定作汉网网友雅会之所,召集人楚殇兄眼光独到。
2007年7月14日那天,吴家花园咖啡馆的迎宾小姐帮我敲开了西厅的房门。二十个月后的今天回忆起来,西厅里的人影依然是那么清晰,一切恍然就像在昨天。健硕的楚殇、稳重的远山、敦实的左溪、睿智的燕怛、精瘦的“二胖”、幽默的蝶不恋花、神秘的清微淡远、文静的小呢子、开朗的淘人仙子……能和这么多熟悉或不熟悉,再见或初见的网友相逢,正是“缘”之一字的功劳。我们边喝茶边聊天,后来还玩上了“找杀手”游戏,像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那样挥霍笑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以致我内心居然对吴将军产生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好感——感谢他留下了这闹市中幽迷精致的吴家花园,使我与朋友们的欢乐有了具体的背景,使对欢乐的回忆有了一个美妙的依托。散会后,沾着雨丝回到家,意犹未尽的我填了一首“定风波”作为纪念:“细雨深街小石楼,堂前池鲤自悠悠。为问将军何处去?无语。西窗忽爆笑声浮。
我和纳寒,就是在那次聚会上相识的。
纳寒中等个子,比我要精干许多,穿一件蓝色T恤,两只眼睛总像含着温和的笑意,在这些个性鲜明的网友中间,文质彬彬,言语不多的纳寒起初并不起眼,但渐渐地,仿佛是有一种神秘的磁场,人们的目光不知不觉地就聚集在他身上。特别是在玩“找杀手”的游戏时,朋友们善意地忽悠他,他也认真地配合着,欢乐在吴家花园的西厅弥漫。由于朋友们难得相遇,相互嘘寒问暖,应接不暇,所以大家谈话的对象会随时改变,谈话的内容也便毫无中心。在记忆里,与纳寒谈论的内容,是关于他的家乡新洲区的区治——“邾城”。我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我,带有包耳旁儿的地名,其地大多历史悠久,其字多为古代国名。在此次相会前不久,我曾翻看过一本关于新洲区的资料,对邾城有一些朦胧的印象,很想借此机会详细地了解一下。但在吴家花园热烈的空气里,显然是不适宜搞“文物普查”的,我们很快就融入到大家的话题中去。
吴家花园一别,大家许久都不曾再聚会了,但在网上还是会不时相逢,我曾常去他当版主的版块扔下点东西就跑掉。
2008年12月21日,在“汉网”论坛收到了纳寒的短信,说出了本小册子,要赠我一本,问我要通信地址。半个月后,我就收到了纳寒的散文集《灵魂劲歌》。这是“武汉作家书库”丛书中的一册。诗友张少林兄的古诗词选集《半勺集》也是这个丛书之一,我已经先一步收到了。丛书的封面是统一的,都是暗灰色的封面,只是书名不同而已。
扉页上,纳寒用原名蔡先进的款题着“姚泉名兄存念”等几个字,规整的字迹,写得一丝不苟,可以想见其人的严谨。在简介里,我知道了纳寒的一些情况。他与我同岁,曾担任长江文艺出版社白桦林杂志社兼职编辑,白桦林杂志社驻新洲记者站负责人,还兼任着几家杂志的编辑职务,本职工作是在新洲区农业局。
《灵魂劲歌》是纳寒的第一本散文集,分为“亲情友情润韶华”“心灵旅程别样情”“书香伴我走天涯”等三辑。
“亲情友情润韶华”有文二十篇,以记叙自己亲友事迹和朋友交情为主。其中《难忘幺婆》《姨父》《我与诗人王腊波》等几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这些文章文笔朴实,从容不迫,情意绵绵,一如其人。“心灵旅程别样情”有文一十九篇,记录的是纳寒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些文章使他成为了一个透明的人,我们可以由此进入他的心灵世界,与他同忧乐。《吴家花园剪影》一文将我们在吴家花园的相聚完整地记录下来,其中对我的外貌描写是,“泉名五官结构紧凑,看起来是位憨厚诚实的汉子。”但在“找杀手”游戏中,他看出了我的真面目:“泉名深藏不露,口蜜腹剑,接连当了好几次杀手,把我当成箭靶子,口口声声指认我是杀手,可怜我是有口难辨,当了数次‘冤死鬼’。”读到这里我就想笑。“书香伴我走天涯”是二十四篇书评,多写于“天涯论坛”。对于这些书评,著名作家任蒙在《灵魂劲歌》的“序”中说道:“我认为他的有些评论文字,相对于他的散文来说,写得更好一些。因为他的阅读面比较广泛,在动笔之前,总要对作家的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且敢于直言,因而很多地方剖析得比较深刻。”我深有同感,纳寒的评论文字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能对阅读的文本进行深刻的解析,“灵魂劲歌”的“劲”便体现在这里吧。我觉得纳寒的书评一定会有比现在更大的影响。
收到《灵魂劲歌》的两个月来,它一直就放在我的枕边,是我每天临睡前半小时的学习内容,断断续续看了这么久,纳寒已经成了我的一位深交挚友,不,他已经成为这本书的每个读者的深交挚友。他从没想到过要对谁隐瞒什么,所以他的文字从心里流出,春天的花瓣、夏天的鸟羽、秋天的黄叶、冬天的寒意,都随着这股泉水流出,真实自然,丝毫不见矫情。
祝愿纳寒在文学道路上劲歌猛进,摘取到更多的果实!也期待着能在吴家花园再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