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诗词论坛第一期笔会点评(91-100)

(2008-08-28 07:57:24)
标签:

中华诗词

笔会

评论

七律

文化

分类: 奓湖杂谭

中华诗词论坛第一期笔会点评(91-100)


91、松青无度·夏日偶题
生平怜夏日,闲适可徐行。远望流云去,时闻逐鸟鸣。
高低皆有迹,得失且随评。若问青春意,归来一笑成。

  简评:此首写夏日情怀也。首联破题,点出“闲适”二字;颔联以视觉听觉承之,“流云”“逐鸟”,皆自然之物,正得一“闲”字;颈联以“高低有迹”“得失随评”隐一“适”字;尾联青春得意,一笑可成,更见潇洒。全诗流转自然,洒脱昂扬,诚为盛世之音也。


92、更夫·眺望
闹市喧哗恨噪音,常思宁静入山林,黄花引路蝶蜂舞,玉鸟欢歌草木欣。
煮酒听泉餐野趣,登天望海敞胸襟。轻烟古渡荒村远,老树夕阳俱可吟。

  简评:此首记游抒怀者也。首联直抒心臆,表林泉之志;颔联写出游,路上所见也,如出樊笼,黄花引路、玉鸟欢歌,反衬心情之佳;颈联写人在目的地之活动,煮酒听泉、登天望海,不亦乐乎;尾联扣题,写眺望之所见,轻烟古渡荒村老树夕阳,虽是一番萧瑟景象,而觉“可吟”,盖因“闹市喧哗恨噪音”也。此作环环相扣,结构井然。然觉诗题涵盖不够,莫若改为“郊游远望”。选韵稍宽。


板筑山人·谨次韵艾诗人老师《 戊子夏月写怀八首》
93、(一)
疏狂岂是补天才,且把花笺信手裁。世事千端变仍幻,云鸿几度去还回。
惯于杯酒寻诗兴,喜向江湖觅钓台。潇洒可曾大声说:今生无悔没虚来。

  简评:此首写怀,通篇豪气,可作宣言读之。首联似黄河来水,倾泻而下,“疏狂”二字,便成诗眼;颔联写“疏狂”之缘由,世事千端,周而复始,潜台词曰:无聊之极;颈联写“疏狂”之表现,“惯于”“喜向”之间,性情凸现;尾联更进一步,“疏狂”便是“潇洒”,发问实为宣言也。

94、(二)
卷帘不觉晚风寒,缓急由心错杂弹。天上痴迷云几朵,窗前拥簇竹千竿。
修身已惯黄冠约,荐食何须白玉盘。千古功名余事耳,相期珍重且加餐。

  简评:此首读出些许无奈,“天上痴迷云几朵”,犹言“浮云蔽日”也;“窗前拥簇竹千竿”,犹言“矢志不移”也。“荐食”,不断吞食之意,用于此诗,颇难理解。尾联可称警句。

95、(三)
绨袍萧瑟岂忧穷,万事到头都是空。秦苑曾经禾黍绿,昊天依旧夕阳红。
会心已悟悠悠水,诗思还随淡淡风。最喜饭余扶柱杖,柴门新到隔山钟。

  简评:万事都空,唯造化无穷,故秦苑曾经,昊天依旧,会心流水,诗思随风;尾联由摩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化出,更添一“喜”字,萧瑟顿无。此首犹过来人语也,读来心境平和。

96、(四)
诗词端合是穷工,堪叹斯人类转蓬。拨冗宜斟从事酒,披襟好写庶民风。
三生宿债原难断,八宝吟囊信未空。闻道西行收获巨,可曾赋到大明宫。

  简评:此首有事,当言艾诗人兄日前西行襄阳南阳之举(此自“次韵”猜出,或非)。由“诗工”起笔,颔联写拨冗披襟,诗酒不凡;颈联暗指作品佳且多;尾联一振,余响缭绕。“堪叹斯人类转蓬”,似觉语重,艾兄西行,乃畅游也。

97、(五)
种豆还兼学种瓜,塘边墙角发箐华。薰风过野香千里,残照生烟暝万家。
每忆椿萱温旧梦,欣看杨柳得新芽。归来且再寻童趣,稍喜杯中不用赊。

  简评:此首言归乡村居之闲适生活。“薰风过野香千里,残照生烟暝万家”,令吾思“农家乐”一日也。转结处,温馨亲情,盛世民生,读来会心一笑。

98、(六)
四面蝉声抱闷吟,茅檐桑盖有余阴。书斋狭小蒸如瓮,山涧清奇碎似琴。
比竹还坚君子节,和鲲待变丈夫心。科头且向窗前坐,惯看西山日半沉。

  简评:此首紧扣“夏月写怀”四字谋篇,首联即是夏日景象,一“闷”字为全篇定下基调;颔联承写,虽书斋狭小,人如居瓮中,自由施展不得,但山涧清奇,声碎如琴,此正与其三之颔联同一机杼;颈联转写情怀,以君子之节,丈夫之心,以待鲲变,此联最是警策;结联转入平和,看似沉闷,然所谓“惯看”者,恰是信心坚定之体现也。深沉执着,涵义隽永,激赏此篇。 【推荐】

99、(七)
拟向深林借一枝,人生如梦本离奇,束身且改粗疏态,落笔聊成婉约词。
万里清平谋勿用,百年倏忽醉偏宜。兴来偶或捞江月,休笑诗人老亦痴。

  简评:此亦是咏怀佳作,全篇隐含风骚之旨。首联点出“人生如梦”,欲憩山林;次联写己之作为,一改粗疏之态,而为婉约之词,此正英雄不用之意;颈联佳句,写出当代心境,可以传世;尾联用李白事,白之壮心,虽老不减也。此首借人生如梦之酒,浇怀才不遇之块垒,笔力老到,跌宕不凡,诚佳作也。 【推荐】

100、(八)
结庐且喜近长汀,个个山峦寂寞青。溪浒泉多鱼活泼,菰蒲雨足叶芳馨。
月明照影长随杖,酒劲攻心每忘形。醉里也曾一长啸,浩歌可否达天庭?

  简评:读此首恍然如见夔府老杜,其笔法又如电影之蒙太奇,首联写所居之景,为长镜头,“喜”“寂寞”二词,大耐咀嚼,“喜”或非真,“寂寞”恐实,出世入世之心,正在此间;颔联为短镜头,有动者如鱼,有静者如蒲,此扣“喜”者也,仿佛自得其乐,作者心在此乎?颈联扣“寂寞”而来,镜头在人:月下杖影,独处之寂寞也,酒后忘形,群居之寂寞也;所有情愫,全在尾联喷薄而出:“浩歌可否达天庭?”品板筑山人此组写怀之作,如嚼甘蔗,愈后愈甜,惜推荐两首之数已足,此首遗珠矣。至于组诗之内在联系,嘉木八棵,皆在流水之间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