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飘然”之旅——试析《自雪峰山之安江》

(2007-08-22 08:39:58)
标签:

文学/原创

雪峰山

评析

分类: 奓湖杂谭
“飘然”之旅
——试析《自雪峰山之安江》
 文/姚泉名
 
上了雪峰山,飘然绿海间。
车行三十迈,地入五溪蛮。
木屋家家巧,畲田翼翼环。
风光如美酒,一醉到沙湾。
                                                       十翼飞来《自雪峰山之安江》

简析:
  古老的雪峰山,高耸入云,林海苍茫,她因山顶长年积雪而得名,是沅水和资水的分水岭,最高山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素有“湖南屋脊”之称。这是一块“飘然”之旅——试析《自雪峰山之安江》被联合国卫生组织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来到这样的地方,你会怎么样呢?语言的修饰也许成为多余,作者无疑是个爽快人:“上了雪峰山,飘然绿海间。”开门见山,直抒心臆。这种架势,让人心中闪现出俊逸超然的谪仙太白。而这种“飘然”,既是作者在山巅四顾的感受,也是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的感受。
  安江,这个作者的目的地是一座湘中小镇,她位于沅水之南岸,雪峰之北麓,320国道由东向西穿镇而行,沅水由南往北擦身而流,水路交汇之地,自然是交通要道。顺着沅水的流向,循着雪峰山的走势,还有一条公路从会同直抵此镇。我猜测作者走的应当便是此路,因为此路半途正有诗尾所说的“沙湾”这个地方。
  这会是怎样的一条公路呢?不妨想象一下,路左的群山温温柔柔,银白色的沅水蜿蜒其间;而路的右边,则是雪峰山的崇山峻岭。这条蜿蜒曲折的山区公路肯定是不能飙车的,据说当地有民谣曰:“雪峰山,山连山,三百三十一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所以是“车行三十迈”,也就是每小时三、四十公里左右。开车的人惊心动魄,坐车的人却都知道,这个速度最适合观看沿路的风光了。此句交代旅途状况。
  “五溪蛮”,也称“武陵蛮”,这个含有地域歧视性的名词,来源于东汉时期,是对分布于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沅水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后汉书·南蛮传》:“光武中兴,武陵蛮夷特盛。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单程等据其险隘,大寇郡县。”《南史·夷貊传下》:“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 作者在使用这个词语时肯定不取其歧视性,而取其地域性,是在告诉读者自己的行踪所在。作为承接之句,此联用语一今一古,居然和谐自然。
  “木屋家家巧,畲田翼翼环。”这便是作者 “三十迈”的速度中的所见,妙在“飘然”之旅——试析《自雪峰山之安江》用字精炼。山区木屋依山傍水,顺应地势而建,各不相同,别具风貌,故曰“家家巧”。“巧”字还含有对山民勤劳和智慧的赞赏,对山民朴实自然生活的羡慕。“畲”,是指烧柴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草灰作肥料。“畲田”就是用这种方法耕种的田地。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瓦卜传神语,畲田费火耕。”此之谓也。然而本联中最出彩的,乃是“翼翼环”三字。“翼翼”在形容自然环境时,有以下数意:1.整齐貌;2.蕃盛貌,隆盛貌;3.众多貌;4.飞动貌。这数种词义用在此联中居然都能说得通,正可见作者用心之深。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中“江城如画里”一句,方回评曰“似晚唐”。认为这种直接的比喻在盛唐诗人中少见,只是到了晚唐,诗人们受才力所限,方时常用之。但我认为诗歌技巧无高低贵贱之分,恰当的,就是最好的。十翼飞来君的“风光如美酒”一句看似直露,但与下句“一醉到沙湾”衔接起来看,则颇有意趣了。
  《自雪峰山之安江》这首五律,以“飘然”二字贯穿全篇,格律工整,语言朴实,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陶醉于自然的淡泊情怀。是一篇较为成熟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