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桶
旧时是拎水用的木桶,现在都为塑料制品。
埂塍
也称田埂、田塍。即稻田里用于分割田亩、供农人行走的界埂,我们平时所说“阡陌”是也。《辞海》:阡陌,田界;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许氏说文》:陌也,田中高径。
苏头
方言音,即流苏,用于服装、旌旗等的装饰品。我们小时候还叫苏苏头。
豁坼 方言音豁擦、豁尺,即冬天手足皮肤开裂。《庄子》所指“卜龟之手”,就是龟裂的手足。例:妈妈一到冬天手和脚都要豁坼,常常用橡皮胶(现在用的是创可贴)把裂开的口子粘住。
特为
特地、故意。如:伊特为做出介一腔来(笔者注:他故意做出这付样子)。
造之
方言音,接纳、收受的意思。如:这(格)点东西伊勿肯造之。
端汤
本地对产妇家庭的传统礼节。一般在女子分娩前后,亲朋好友前往送礼(礼金实物均可)探望。例:小阿姨生了个弟弟,爸爸妈妈去端汤。
尝新 意为品尝时新东西,也说尝鲜、尝尝新。如:新蚕豆上市了,大家来尝尝新。
日脚
日子。古代用日昝计时,根据日昝中央昝针在昝盘上的投影测出时间,其所投之影就是日之脚,简称日脚。如:施兄日脚好过得很(肆)。
触气
不愉快,心中有气。例:朋友对我说,今朝碰着桩触气事体。
回头
此处并不是转过头来的意思,是指“被……拒绝”、不接纳。如某人病情十分严重,但医院却让他出院,我认为这是被医院回头了,医院没有能力继续为他治疗。
问讯,方言音闷讯,也说问信。指问路或探望。例:伊生病了,你作为好朋友一定要去问讯。
缠几
方言音,即蟋蟀,又称促织。如:读初中格辰光,我顶喜欢拤缠几、斗缠几。
解手
即便溺。方言音嘎手,又叫撒丝(尿)、撒污(屎)。
马桶
便溺之具。旧时没有坐便器,便溺的马桶大致有拎、掇(捧)两类。抽水马桶的叫法也由此而来。
乓风
即伤风感冒。
钉鞋
一种旧时防雨防水的鞋。例:我小时候还见到过钉鞋,后来有了胶鞋,钉鞋就淘汰了。
行头
方言音桁头,原指演出用的戏装、道具,现泛指着装。例:伊顶喜欢浪行头(即炫耀着装)。
腻心
恶心、令人作呕。例:有些老人吃饭时鼻涕唾液也控制不住,流到饭碗里,看看真腻心,也罪过,但千万不要嫌弃他们。
邋遢
同义、近义词语还有龌龊、乌糟、污糟等。现在方言使用频率高的是“邋遢”。“龌龊”是个古词语,始于秦代。原来的意思是形容牙齿长得很细很密,到了西汉引伸为局促之意,在《楚辞》、《史记》中都有不同的异体字书写。直到元代以后,龌龊才当作肮脏讲,如杂剧《黑旋风》台词:“他见我风吹得龌龊,是这鼻凹里黑”。《醒世恒言》中秋翁遇仙一节有“秋公道:地上龌龊,衙内如何坐得?”至于“邋遢”的来历,应是古人在割取蜂房熬蜜之后,见蜡渣和蛹衣交结在一道脏兮兮的样子,就有了“邋遢”一说。金元以后的俗文学作品里,“邋遢”都被形容为人脸肮脏,元曲《红梨花》就有这么一句台词:“迸定(长了个)不良(难看)鼻凹,丑嘴脸浑如(好像)邋遢”,这明显是女人在骂男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