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随想
(2008-12-20 15:19:45)
标签:
洋节火柴基督徒洋人耶稣罗马随想文化 |
分类: 随想 |
圣诞随想
曾经收到一条短信: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冬季里,一位身穿红衣红帽的老人勇敢地掏出小鸡鸡撒尿,结果无情的风雪冻掉了他的小鸡鸡,从此人们叫他“剩蛋老人”。这当然不是圣诞节的真实由来,姑且把它叫住娱乐版圣诞节吧。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想起小时候读过安徒生的一个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平安夜里,一位饥寒交迫的小女孩靠着火柴微弱的火光取暖,在弥留之际,她梦见住在了温暖的大房子了,壁炉里燃着熊熊的火光,餐桌上是满桌子精美的食物……最后在幻想中升上了天空,她是带着希望走的,留给我们的却是凄艳的美和悲剧般的震撼,不知道耶稣有没有见到过这位小女孩,她的希望实现了没有?后来,某位音乐人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歌《火柴天堂》,在网上很是流行了一阵子。
圣诞节是欢乐的,可圣诞节里也有饥饿,也有寒冷;看来古今都是一样,中外也是同样。杜甫老人家就说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圣诞节是洋人过的节日,国人在以前是不会在意什么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等所谓洋节的。一来是长期闭关自守,对外面不了解;二来是被洋人欺压了很多年,国人一直在平穷中过日子,为生活奔波了很多年;三来是中国人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也不少;四来是国人的思想被禁锢了很多年,“外国的东西都是腐朽的、没落的”,全国上下只能有一种声音,只能有一种生活。
过不过节?怎么过节也是跟着生活水平走的,世界越发展,这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洋节、国节似乎也融合在了一起,过洋节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多,前几天陪人去逛了一次商场,过节的气氛已经很浓了,圣诞树也支起来了,霓虹灯上下闪烁;各种圣诞礼物充满在商场里,哦,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