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

(2022-04-28 16:13:50)
分类: 谈阅读与写作

   同学们觉得写景物难,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尤其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缺少写作方法,一个是缺少练习。如果同学们在学习写景课文的时候,注意领悟其中精彩段落的写作方法,然后用来写自己观察的景物,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现在我以《观潮》为例说一说具体的做法。

《观潮》一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其中第三、四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潮来时的情景,十分精彩。同学们要仔细阅读这两个自然段,领悟写作方法。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写江潮在“远处”,响声“隆隆”“好像闷雷滚动”,现场“人声鼎沸”。)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写江潮在“东边水天相接地方”,“响声越来越大”,看样子颜色像“一条白线”,观看江潮的人们“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写江潮快速移过来,变粗变长,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写江潮“再近些”,白色的浪翻滚着,像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江潮越来越近,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这两个自然段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写江潮的,既写了江潮的响声、样子、颜色、运动变化等方面的特点,又写了观潮人的反应。这就领悟了写作方法。

接下来,同学们要运用“按一定顺序写,既写景物的响声、样子、颜色、运动变化等方面的特点,又写现场的人的反应”的方法描写自己观察的景物。可以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瀑布,先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响声、样子、颜色、运动变化的特点;再写在近处观察,瀑布的响声、样子、颜色、运动变化的特点,水花飘到身上有什么感觉,看瀑布的人有什么反应。可以按时间顺序描写大海涨潮的情景,先写涨潮前海面上波浪的响声、样子、颜色和运动变化的特点,以及看海的人们的反应;再写涨潮时海面上波浪的响声、样子、颜色和运动变化的情形,以及看海的人们的反应。可以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描写喷泉,依次写出喷泉底部、中部、上部的样子、颜色、响声和运动变化的特点,以及看喷泉的人们的反应……

一位同学运用从《观潮》第三、四自然段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了体育场燃放烟花的情景:

体育场的中心有五个叔叔在忙着燃放烟花,四周站满了观看的人。烟花可好看了!随着“嘭……嘭……”的响声,一个个小火球儿拖着亮亮的尾巴飞上天空。到了高处,小火球儿“啪”地炸开,成为奇异的形状,有的像星星,有的像流星,有的是圆形,有的是圆球形的,还有的是树枝形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红的,有橙的,有绿的,有蓝的,还有五颜六色的……观众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不难看出,这段话是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写的,不仅写了烟花的响声、样子、颜色、运动变化的特点,还写了现场观众的反应。同学们读了是不是也感到生动、形象?

教材里有好多写景的课文,这些课文描写的景物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同。如果同学们注意领悟这些课文的精彩段落的写作方法,然后用来描写自己观察的景物,就会觉得写景作文很容易,笔下的景物也会生动、形象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