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描写人物
(2019-05-28 17:58:07)
标签:
教育文化情感 |
分类: 谈阅读与写作 |
朱维山
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描写人物,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品质鲜明生动。
大家请《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里的这个文段:
老人蓄着一撮(zu)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姑娘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t)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文段第1句写爱因斯坦的容貌特点:胡子“一撮短而硬”“小”,眼睛“棕褐色”“深陷在眼窝里”,头发“蓬乱”“灰白”。第2句先写他的动作:“埋头走路”,再写它的神态:“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第3句先写他被撞后的动作:“抬起头”,再写神态:“一笑”,然后写语言:“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第4句写他说话后的动作:‘低头向前走去”。第5句写小女孩看到的爱因斯坦衣着的特点:“衣服又肥又长”,像“一张大被单”,“脚下趿(t)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第6句写了小女孩看了爱因斯坦的衣着后的感受:“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第1——4句,作者从自己的视角描写了爱因斯坦的容貌、动作、神态和语言,第5、6句从小女孩的视角描写了爱因斯坦的衣着。所以,我们读着文段,眼前仿佛出现了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平易、宽容、坦荡的科学怪人——爱因斯坦。
再看一位同学写的文段:
上课铃响后,一个二十多岁的女老师夹着课本和讲义夹子,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教室。她圆圆的脸庞,戴着白框眼睛,扎着马尾辫,穿着一件紫红色的外套。她打量了一下我们,微笑着说:“同学们好,我姓刘,从今天开始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语文。”接着,她的神情严肃起来,“我上课有三个规矩:第一,不能玩东西,谁玩东西被我发现了,一律摧毁;第二,不能吃东西,谁吃东西,后面要给我们班每个人带一份;第三,不准随便说话,谁随便讲话就到讲台上背诵《小学生行为规范》。大家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心想:“看来这个老师很厉害,以后我还是安分一点吧!”
作者先写语文老师的容貌、衣着、动作、神态和语言,再写同学们的语言,然后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使一位活力四射温柔而严厉的年轻女教师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希望同学们学习运用这个方法观察描写人物,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品质、性格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