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肇宏侠
肇宏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029
  • 关注人气:2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尘封档案:“水鬼大盗”疑案/李西始迟婴

(2020-08-12 12:53:32)
     《啄木鸟》2020年第2期

       全文发到这里http://zryhl2020.bokee.com/507708250.html

  一、外轮失火又失窃
  1949年7月2日午夜,沉寂的黄浦江上已经鲜有机动船只航行了——当时的黄浦江水上运输,远不及七十年后的今天这样繁忙。外滩那口著名的海关大钟刚敲响十二下,突然,停泊在中山东二路27号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前方江面的“尼雅号”货轮倏地冒出一团火光,火势渐渐扩大,在暗夜中分外醒目。但是,船上的船员并无反应,岸上太古轮船公司的夜间值班人员也没有发现。
  两三分钟后,还是附近小南门瞭望塔上的值班消防员首先发现了火警,拨通了轮船公司的电话。太古公司夜间值班员接到报警,拿起望远镜一看,断定那是本公司“尼雅号”轮船,起火位置位于船舷外侧的救生艇上,当即通过无线电呼叫“尼雅号”。
  按照规定,轮船即便在停泊状态,也应该安排专人昼夜值班。稍后知道,“尼雅号”上这天确实有船员值班,那是英国籍水手布特,可能白天工作累了,也可能喝了酒,反正值夜班时不知不觉就打盹儿了。被公司的无线电呼叫惊醒后,这老兄的脑子还处于混沌状态,不知仅仅是救生艇失火了呢,还是另有情况,立刻拉响了警报。
  顿时,全船惊动。太古公司经营的是远洋航线,最远的是西欧到上海,近的也是上海至营口,公司规模大,管理也规范,自有一套应急预案,平时也经常演练。所以,船员虽然紧张,但并没有乱成一锅粥,按部就班,各自按照平时的演练行动就是。像这种救生艇着火的情况属于小事故,自是三下五除二就料理定当了,倒是接下来清理现场的活儿更麻烦些。甲板上的水手在忙碌,船舱里的船长、大副等也不轻松,虽然事故小,也需要立刻向公司报告,还要接受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调查。
  夏季天亮得早,这么一番折腾完,已是拂晓。大伙儿都去船上餐厅吃早饭,准备吃完后再补个觉。这时,有人从外面慌慌张张跑进来,原来是英国二副。二副说先前听见警报,随手把手表往床头柜上一放就跑出去救火,等回到舱室一看,竟然没了;再看枕头下的钱包,也己经不翼而飞了。
  二副这么一咋呼,众人都坐不住了,纷纷去自己的舱室查看。查看下来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尼雅号”是一条三千二百吨的远洋货轮,共有船员三十四名,失窃的竟有六位,分别是船长、大副、三副、轮机长、大管轮——都是高级船员。
  被窃财物合计英镑二百一十镑、美金四百五十五元、港币一千五百四十元、银元四十七枚、手表三块、照相机两台、黄金框眼镜一副、金笔三支,另有黄金戒指、项链等四件。
  这下,“尼雅号”船长阿尔杰恼火了。
  主要还不是因为他也遭受了损失,而是对“尼雅号”上竟然发生了这种显然是内部人下手的盗窃案感到震惊。阿尔杰年近五十,在海上奔波了半辈子,光船长就当了十八年。航行在外的船只,不管吨位大小,不论邮轮、货轮抑或客轮,都是一个漂流于大洋上的独立王国,船长就相当于这个王国的国王。轮船的安危,基于一个合格船长的管理,因此船长在船上是绝对权威。可以说,每个船长都把自己管理的这艘轮船的名声看得非常重要,阿尔杰也不例外。现在,有人在他的“王国”里做出这等下三滥的事,他当然不能容忍。
  “尼雅号”是一艘出厂还不到两年的新船,正式东家是伦敦卜内门远洋运输公司。出厂伊始,由于卜内门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遭遇意外,导致头寸紧张。为防止发生股票挤兑,就把这条新船租借给太古公司,借期三年。根据行业里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尼雅号”在远洋航行途中发生救生艇失火和盗窃案之类的小事故,船长可以不向太古公司、卜内门公司报告。但如若这种情况是在锚泊地发生的,至少要向对涉事轮船有掌控权的新东家报告。可是,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阿尔杰仅仅向太古公司报告了救生艇失火的消息,至于盗窃案,他既没有向锚泊地上海警方报案,也未告知近在咫尺的太古公司,而是决定自己调查。
  阿尔杰不是侦探,对侦查这一行的了解仅限于在船上无聊时读的《福尔摩斯探案》之类的推理小说,对自己是否能在三十多名船员中找出案犯,并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过,他却有一种跃跃欲试客串一回侦探的冲动。当下,阿尔杰下令:所有人都不许离开餐厅,参加一场全船人都参与的特殊游戏。
  先前指挥救火时,阿尔杰就已经在考虑救生艇上的这把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大副猜测可能是由于天气炎热引发的自燃,阿尔杰对此观点基本不认同,他是老船长,当然知晓夏日里航行在毫无遮蔽的大洋上被强烈的阳光灼烤的滋味,也不止一次遇到过船上包括救生艇在内的设施、货物因此自燃的情况,但这次火灾事故明显不属此列——正是7月份。江南地区还没“出梅”(梅,指黄梅天),空气湿度大,日照并不强烈。所以,火被扑火后,阿尔杰已经下令封存从被烧损的救生艇里取出的所有物品,准备拜访当地消防部门,请专家进行鉴定,看起火的原因究竟是自燃还是其他人为原因。
  盗窃案发生后,阿尔杰马上断定这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火警,此举并非为烧毁救生艇,而是想通过纵火引起全船混乱,作案者就能趁火打劫。于是,阿尔杰当众要求纵火者自首,他以“尼雅号”船长的名义发誓:此事内部处理,不向上海警方报案,也不会向太古公司、卜内门公司报,自首船员的姓名,船长永远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其工作岗位及薪水亦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阿尔杰说完,让船医兼报务员亚尔林拿来一沓白纸和一盒印泥,每个船员发一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按上左手拇指印,折叠起来放进一个木头盒子里。阿尔杰解释,这是给自首者一个机会,自首者只须按上半个指印以示区别,阿尔杰会单独打开这个盒子。对此,众人都没有不同意见,那就开始“游戏”了。
  阿尔杰自是以身作则,第一个把按上指印的纸张放进木盒。那么,是否有效果呢?
  很遗憾,阿尔杰把盒子拿回自己的船舱,打开之后逐一阅验,每张纸上都是完整的指印。这就是说,全船三十四名船员都否认自己犯罪。
  往下该怎么办呢?那就只有挨个儿盘问了。阿尔杰让每个船员当众报出自听到警报到后来的灭火、清理现场结束这段时间各自在干些什么,有谁可以作证。以刑事侦查的专业眼光来看,阿尔杰那个按指印自首的“游戏”显然过于轻率,但第二个主意是对路的,换了刑警也会这么做。不过,这个主意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来访者打断了。
  来访的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下辖水上分局的两名警员,还有一名消防专家和一位精通外语的外事警察。尽管火警不大,估计损失也很小,但公安和消防部门还是需要到现场查看一番,了解一下情况。
  一行人登轮后,方知“尼雅号”上除了火警,还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这起盗窃案的案值以中国方面的标准来评估,已经算是“重大盗窃案”了。水上分局的两位警员非常重视,在听取阿尔杰的介绍时,对盗案的关注程度明显超过火警。他们的看法也跟阿尔杰差不多:一是认为火警并非巧合,很可能是有人故意制造,为的是趁火行窃;二是也倾向于内部船员作案。
  如果没有消防专家姜先福在场,接下来的调查方向基本就是阿尔杰船长刚才的思路了。姜先福早年留学法国专门攻读过消防专业,曾受沪上法租界、英租界聘用,负责踏勘与火警有关的刑事案件现场,后又被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聘为火警技术鉴定专家。上海解放后,以痕迹专家的身份在上海市公安局任职。他是旧警察局的编外专家,主业是经营消防器材,所以不算留用人员。姜先福的专家身份不是吹出来的,这人有真本事。他一出手,立马把阿尔杰船长给镇住了。
  听取了情况介绍,老姜提出想查看一下已被封存的失火救生艇以及艇上的所有物品。这些东西就堆在船尾,用一块大油布遮盖,四周还用绳索紧紧扎住。待水手把绳索解开,油布揭去,姜先福发现那艘被烧得面目全非的救生艇里还有不少积水。他要求水手把艇里的水舀出来,暂时盛放在容器里,以备必要时取样化验。很快,水舀干了,姜先福一样样检查艇上物品,最后,一指着一堆救生食品对警员说:“请把这些拍摄下来。”检查完毕,大家都去了餐厅。阿尔杰询问接下来该如何调查,老姜从他随身带着的那个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一个拍纸簿,在上面迅速划拉出一幅草图,众人马上认出,他画的就是刚才拍摄下来的那堆救生食品。老姜指着草图问:“阿尔杰先生,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些救生食品应该是盛放在某件容器里的,是吗?”
  姜先福是留学海归,精通英语和法语,这话是直接用英语询问的。阿尔杰当即点头:“是的,救生食品都是装在专用防水袋里的。”
  “那么,现在防水袋到哪里去了呢?”
  “这......可能已经被烧掉了吧。”
  “如果防水袋被烧掉了,盛放在袋里的食品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如果说是扑救及时没被殃及,外包装上也应该留下焦痕。可是,这些食品的外包装完好无损,这说明了什么呢?”
  姜先福这么一说,两个警员顿时领悟,频频点头。阿尔杰毕竟是外行,犹自摸不着头脑:“这能说明什么呢?”
  姜先福告诉船长,“尼雅号”全体船员应该都是清白的,他们中没有人跟这次火警和失窃案有关,纵火和盗窃的案犯应该是从岸上或者其他船只下水,游到“尼雅号”舷侧,设法攀爬上船,进人悬在高处的救生艇,撕开一包救生食品,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防水袋随身收藏。然后,他点燃救生艇,悄然溜到甲板上,躲藏在货物堆的空隙间。待全体船员一齐出动救火时,他趁机溜进舱室行窃。由于时间有限,他只光顾了部分舱室,把赃款赃物放人防水袋,依旧是泅水而遁。
  一番分析让阿尔杰船长折服,继而为“尼雅号”全体船员的清白长出一口气,握着姜先福的手反复表示感谢。
  那么往下应该怎么办呢?姜先福对两个警员说,这就不是我的活儿了,该您二位处置了。那二位都是科班出身的旧刑警,上海解放后被留用,调到水上分局。两人合计,认为这是涉外刑案,水上分局没有权力直接处置。遂一人留在船上保护现场,另一人上岸去十六铺客运码头警务室,打电话向领导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