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和他的女儿们1
(2018-07-18 09:41:40)龙村长想了一夜,决定给他的小儿子龙铜锁改个名字。
第二天一大早,村长就去村小学找唐老师。
“就叫转锁吧。”唐老师揣测了下村长的心思,装模作样翻了几本字典,然后才说,“取转运的意思。”
听到这个名字,村长却放声大笑起来。两人站在一排白杨树底下,猛就感觉地面一阵震颤,连白杨树叶子都止不住一阵阵痛苦的战栗。
“老东西,又打胡基了。”
“周书艺家的房子还没盖起来吗?”唐老师望着对面山坡上老周家的方向。
“应该快了吧,老周的胡基都打了三年了。”村长笑得越加意味深长了。
龙村长保持着嘴角神秘的笑意,背着手从学校下面那个大坡走下去,一直走到沟底。龙村长跨过流得越来越细的河,又上坡。一个破旧的院子隐在一片稀稀拉拉的树影之中。门外一棵巨大的桑树,像独得了上天的恩惠似的长得枝繁叶茂。
老周家的看门狗瞥了村长两眼,又将脑袋压住了前爪睡觉。庄子后边吵吵嚷嚷的。
老周父子在吵架。龙村长慢悠悠走过去,蹲在白杨树下,仰头看了眼老天爷,猛就觉得天开了个口子。
老周拿着一只面筛儿像筛面一样在筛土,尽管这不是第一次所见,但龙村长绝对见一次惊一次,周书艺也总是忍不住要一遍遍悄声骂他的爹:
“有病呢。”
“你筛那么细,吃呢吗?”
老周放下筛子,看了两眼龙村长。
山梁上忽然响起一串震耳欲聋之音,龙村长站起来,紧张地握住了双手,慢慢看清了,那是一辆红色的摩托车。宋江湖载着李春天到李家山走娘家来了。站在龙村长家的大门口,就能望到李家山。
周书艺远远地站在杏树下,也认出摩托车上的人是谁了。
周家姐妹眼看着哥哥周书艺就像玄麻村里的草一样渐渐地萎顿了。玄麻村人祖祖辈辈以儿子为重,姑娘家一出生便是为别人养的,直待到了合适的年纪,嫁到别人家去,打早就注定了泼出去的水的命运。在老周家,书环和书香姐妹俩的命运更糟糕,初中还没毕业,老周就不让她们上学了。他供不起学费。不能跟别的姑娘一样到城里打工也罢了,连找婆家这种事也由不得她们为自己做主。
书环姐妹俩去县城学裁缝,学费是她们自己挖药材换来的,老周没有理由阻拦。老周供周书艺上完了高中,可周书艺没考上大学,地里又种不出庄稼,整日里愁眉苦脸,老周便把他打发去当兵了。
上门来给书香和书环说亲的,有一阵子络绎不绝,老周都没答应。
書环跟书香说:“笨蛋,你看不出来吗?咱爹打算把我们留着给儿子换媳妇呢。要是妈还活着,不知会怎样。”
“妈会跟爹一样没办法的。”书香说。
“反正,我是不会和你一样言听计从的。”书环说。自母亲去世后,书环就老躲着老周,从不跟他交谈,要不,就借口做衣服挣钱,躲在镇子上不回家。
周书艺刚从部队回来那会儿,穿着一身黄军装,在村里和镇上那么一走,威风得很。周书艺大清早起来,书香已给他热好了水,书艺先洗头,再洗脸和膀子,每天都洗得稀里哗啦的。
周书艺香喷喷地从屋里出来,一边给自行车打气,一边问两个妹妹有需要买的吗?书香想了想,说不要什么,书环则不搭理他。老周让买两袋盐,书艺问,不是李家铺子里就有卖的,费那么大劲。老周说,你懂个屁,李家铺子里比镇上贵一毛钱。
周书艺骑着自行车走河沟里的路,到了河沟分汊的地方,他停住了,双腿支着自行车,扭着脖子看来看去,书香从自行车后座上跳了下来。
书香长得瘦小,灵活得像只猴子,书艺一出门她就偷偷跟上了。
书香扭身往回走,晓得那会儿周书艺正把李春天往怀里一抱,李春天就坐在自行车的横梁上了。周书艺快乐,书香便也觉得快乐。
黄昏慢慢地降临到了玄麻村,龙村长的大儿子龙金锁气喘吁吁地跑到前头,把周书艺和李春天的行踪详细报告给书香:俩人来来回回在人堆里挤了四趟,从上街到下街,再从下街到上街,就十二点了。周书艺请李春天去宋江湖的饭馆子里吃饭。川菜、西北大菜、面食、馄饨、撒饭、搅团,宋江湖什么都卖,宋江湖本人长得就很综合,他本是南方人,在西北地区生活得久了,比这儿的人更像西北人。说话的口音很怪,一句话要绕几个弯弯,还要卷几次舌头。李春天爱听这种口音,爱学着卷舌头说话。
金锁说,周书艺往墙上看了半天,最终点了两碗面。
这两碗面几分钟后被金锁吃了。
“你不高兴?”龙金锁看着书香的脸。
书香看了眼龙金锁说:“你怎么抢到面的?”
“我坐在他们中间,我就盯着那两碗面,我一笑,饭馆子里的人都站起来走了。哥那时就将面推给我。哥说,吃吧。宋江湖从后厨出来,专门给李春天端来一碗面,还端了一盘泡菜。”
书香记起宋江湖的脸白白净净的,个子小小的,花起钱来挥挥洒洒的。而她的哥哥那阵子脸也还那么白净,跟李春天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这一点都不用赌咒发誓。
书香问金锁,李春天吃没吃那盘泡菜?
金锁说,她没吃泡菜,她吃我哥的嘴。说完就盯着书香看。
那会儿,天快黑了。书香要回去做饭,却听得河堤那传来一阵说话声。
“那都是我嫂子的主意,她想让我爸把我像卖她那样也卖一大笔钱,她想学裁缝,可我哥不愿意给她出学费,宋江湖已答应给她买台缝纫机。”
“那你呢?”
“你说呢?”
“你想嫁给他吧?女人都爱钱。”
“混蛋,你赶紧滚吧,我再不要见到你了。”
“怎么了吗?这一天都好好的。我不让你走。”
“你要真心里有我,赶紧让你爹找人来说亲。心里要没我,咱们也就别装下去了。”
书香和金锁一起把这个说给老周听。
老周站在牛圈门外,望着山坡上亮起一盏盏灰蒙蒙的灯火。为了灯光亮点,家家都把灯泡换成一百瓦的。
再说那龙村长有三个锁,金锁、银锁和铜锁。三个锁成天待在老周家。除非老周发火,才能把他们赶出门去,金锁不走,老周发火也不行。这几天,老周脾气格外大,龙家的另两个锁根本就没敢上门。
龙金锁说话倒是伶牙俐齿,被惹急了还能跟你吵一架,会发出雪夜里的狼一样的嗷嗷声,眼睛会猛往上翻,只见白眼儿。二儿子龙银锁比龙金锁长得清秀,平时不爱说话。冷不丁地,就冷热、黑白不分起来,一旦看管不好,会从家里蹿出去把自己跑丢了。龙铜锁则是长到四岁连爸和妈都还不会叫。往年,龙村长还能哄着让金锁和银锁帮忙干些活计,自打今年春天开始,这两个锁总是形迹无踪,龙村长慢慢才晓得了,他们是去找周家的姑娘们了。龙村长一直琢磨着,大的两锁已然那样子的了,铜锁还小,兴许改个名字,会改变点什么。后来便去找了唐老师。
老周将家中唯有的几斤胡麻油拿去分给了几个媒婆。媒婆们四处打探可以跟周家换亲的合适人家。
老周没料到的是,周书艺偏偏只喜欢李春天,而李春天的哥,偏偏已经买了个河南女人做老婆了。这样一来,老周就不能拿两个女儿之一给周书艺来换亲了。
看着周书艺整日里愁眉苦脸,书香的心比老周的还乱。
书环有一天发现,老周把所有的钱全存了起来,那是她跟书香在镇上摆摊子给人做衣服挣的钱。书环要拿这些钱给龙村长还账,否则,书香就得嫁给村长的傻儿子龙金锁。可书环看出来了,老周根本没担心这个,一心打算拿她们挣的钱,去给儿子买李春天。
书环闹了一气,站在院子里,对着老周又哭又说,一边颤声叫著死去的妈。书香低着头抠着门板,什么都没说。
书艺佝偻着,蹲在花园子里头,脸深埋在双膝间,像是睡着了。
2
书香觉得,她哥哥和她爸爸一样,都是这世上的可怜人。尤其是老周,愚昧,固执,爱跟这世间的一些没有感情的事物较劲。
书香经常回家为老周和周书艺洗衣做饭。每到逢集这天,龙金锁和龙银锁都会跑到镇上去,但到了黄昏,出现在玄麻村口的,却只有龙金锁和书香。金锁背着书香的一大包要赶制的布料和衣裳。银锁没接到书环,怏怏不乐地一个人回家了。
龙村长家在河对面的山坡上。龙村长和老周常隔着快要不淌水的河沟喊话。玄麻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还坚持留在这个被上帝遗弃了的地方的,除了龙家和周家的儿女,再就是些出不得远门的老弱病残了。
正午时分,太阳把地上的生灵都晒得蔫头耷脑的,整个玄麻村都给晒得闪闪发亮,马上要着火的样子。那些向来聒噪的蚊蝇伏在叶片上热得不敢发声,狗钻在窝里像是昏迷了。
老周赤裸着上身躺在台阶上。
一旁的书艺看见那条闪闪发亮的河沟,河水越流越细,眼看着就要干了。连年大旱,玄麻村的草木都快消失了。树上寂寞得很,河沟里寂寞得很,娃子们也像是少了,到处乱窜的几个,也寂寞得很。
风从门洞里刮出去,拐了个弯,停在一棵杏树上。周书艺坐在门槛上。花园子里的花在烈日下耷拉着脑袋。每到这个季节,周书艺就会思念李春天。李春天是在一个这样的天气里,嫁给了镇上的宋江湖。
老周在一阵昏眩中记起老婆子的脸。
老婆子临死前说过两句话:“不要任由三个娃娃乱撒到险恶的城里去。不要苦了他们。”
老婆子托给他的是三个儿女,可老周是有私心的,一颗心只在儿子周书艺身上。周书艺始终走不出李春天已经嫁人的阴影,他像草木一样衰败,老周的心也像草木一样。
老周在李春天出嫁的这天早上过了河沟,爬上了对面的山坡,走进了龙村长的家中。他要借打胡基的工具,他还准备给儿子打个新庄,再建一院新房子。
村长发话说:“人家李春天都嫁人了,还盖新房子做啥?”
“她嫁她的,我盖我的。”老周说。
“老执固,你该清楚的不清楚,让书香做我家金锁的媳妇,我给他们打个新庄,盖一院新房。你那胡基,得想清楚用途了再打。”
“我想得再清楚不过。”
“那书香呢?”
“你问书香去。”
想到几个傻儿子没少吃老周家桑葚树上的桑葚,没少穿周家两个女儿缝缝补补的衣裳,龙村长只好把打胡基的工具借给了老周。
老周在地头的杨树下挖了个大坑,把一块厚重的石板放置一旁。老周观察了几年,那棵杨树长得贼快,且树上的叶子比别的杨树上的要绿,简直绿得发黑,老周由此判断那树下面的土质不是一般的土质。
就在那年夏天最热的那天开始,老周跟小周开始打胡基,三年过去了,那块地头也不过才摞了几十来块而已。老周先拿一面筛子把黄土像筛面一样细细地筛一遍,老周打的胡基能当工艺品。
不管是打还是摞,那都是一门技术,头一年,周书艺不会打也不会摞,父子俩打的胡基大部分倒塌了。
第二年才开始积累。胡基倒塌的时候,老周难得一见的好脾气。
“它不是爱塌吗?让它尽情地塌。”老周说这个时几乎是欢颜悦色的。
第三年,也就是现在,胡基一块都没倒塌过。地里没庄稼,人闲,庄稼人闲了还能叫庄稼人吗?简直闲得让人痛苦,老周和小周便天天打胡基。他们打得很慢,一早上才打了三块。
周书艺慢慢地就不喜欢到镇上去逛了,他的屁股越来越重地在玄麻村里落着了,越来越像个沉稳的匠人。对老周变态般的精细,周书艺也能忍受了。周书艺提着一壶水走出了院门,从牛圈前面拐过去,看见龙金锁和龙铜锁蹲在地头。
周书艺大喊一声,装作从地上捡石块的样子,龙铜锁撒腿就跑,龙金锁蹲着没起来。
“再偷吃我家的桑葚,看我不扒了你们的皮。”周书艺说着已走到了龙金锁跟前。
“哥,给我喝口水吧。”龙金锁看着水壶里的茶水。
“滚一边去,谁是你哥。”周书艺蹲到树荫下。
老周给金锁倒了一杯水,喊铜锁也来喝。
“他不叫龙铜锁了,他改名叫龙转锁了。”金锁猛灌了一气水,说得上气不接下气。“学校的唐老师给改的。”
龙金锁说话倒是伶牙俐齿,被惹急了还能跟你吵一架,会发出雪夜里的狼一样的嗷嗷声,眼睛会猛往上翻,只见白眼儿。二儿子龙银锁比龙金锁长得清秀,平时不爱说话。冷不丁地,就冷热、黑白不分起来,一旦看管不好,会从家里蹿出去把自己跑丢了。龙铜锁则是长到四岁连爸和妈都还不会叫。往年,龙村长还能哄着让金锁和银锁帮忙干些活计,自打今年春天开始,这两个锁总是形迹无踪,龙村长慢慢才晓得了,他们是去找周家的姑娘们了。龙村长一直琢磨着,大的两锁已然那样子的了,铜锁还小,兴许改个名字,会改变点什么。后来便去找了唐老师。
老周将家中唯有的几斤胡麻油拿去分给了几个媒婆。媒婆们四处打探可以跟周家换亲的合适人家。
老周没料到的是,周书艺偏偏只喜欢李春天,而李春天的哥,偏偏已经买了个河南女人做老婆了。这样一来,老周就不能拿两个女儿之一给周书艺来换亲了。
看着周书艺整日里愁眉苦脸,书香的心比老周的还乱。
书环有一天发现,老周把所有的钱全存了起来,那是她跟书香在镇上摆摊子给人做衣服挣的钱。书环要拿这些钱给龙村长还账,否则,书香就得嫁给村长的傻儿子龙金锁。可书环看出来了,老周根本没担心这个,一心打算拿她们挣的钱,去给儿子买李春天。
书环闹了一气,站在院子里,对着老周又哭又说,一边颤声叫著死去的妈。书香低着头抠着门板,什么都没说。
书艺佝偻着,蹲在花园子里头,脸深埋在双膝间,像是睡着了。
2
书香觉得,她哥哥和她爸爸一样,都是这世上的可怜人。尤其是老周,愚昧,固执,爱跟这世间的一些没有感情的事物较劲。
书香经常回家为老周和周书艺洗衣做饭。每到逢集这天,龙金锁和龙银锁都会跑到镇上去,但到了黄昏,出现在玄麻村口的,却只有龙金锁和书香。金锁背着书香的一大包要赶制的布料和衣裳。银锁没接到书环,怏怏不乐地一个人回家了。
龙村长家在河对面的山坡上。龙村长和老周常隔着快要不淌水的河沟喊话。玄麻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还坚持留在这个被上帝遗弃了的地方的,除了龙家和周家的儿女,再就是些出不得远门的老弱病残了。
正午时分,太阳把地上的生灵都晒得蔫头耷脑的,整个玄麻村都给晒得闪闪发亮,马上要着火的样子。那些向来聒噪的蚊蝇伏在叶片上热得不敢发声,狗钻在窝里像是昏迷了。
老周赤裸着上身躺在台阶上。
一旁的书艺看见那条闪闪发亮的河沟,河水越流越细,眼看着就要干了。连年大旱,玄麻村的草木都快消失了。树上寂寞得很,河沟里寂寞得很,娃子们也像是少了,到处乱窜的几个,也寂寞得很。
风从门洞里刮出去,拐了个弯,停在一棵杏树上。周书艺坐在门槛上。花园子里的花在烈日下耷拉着脑袋。每到这个季节,周书艺就会思念李春天。李春天是在一个这样的天气里,嫁给了镇上的宋江湖。
老周在一阵昏眩中记起老婆子的脸。
老婆子临死前说过两句话:“不要任由三个娃娃乱撒到险恶的城里去。不要苦了他们。”
老婆子托给他的是三个儿女,可老周是有私心的,一颗心只在儿子周书艺身上。周书艺始终走不出李春天已经嫁人的阴影,他像草木一样衰败,老周的心也像草木一样。
老周在李春天出嫁的这天早上过了河沟,爬上了对面的山坡,走进了龙村长的家中。他要借打胡基的工具,他还准备给儿子打个新庄,再建一院新房子。
村长发话说:“人家李春天都嫁人了,还盖新房子做啥?”
“她嫁她的,我盖我的。”老周说。
“老执固,你该清楚的不清楚,让书香做我家金锁的媳妇,我给他们打个新庄,盖一院新房。你那胡基,得想清楚用途了再打。”
“我想得再清楚不过。”
“那书香呢?”
“你问书香去。”
想到几个傻儿子没少吃老周家桑葚树上的桑葚,没少穿周家两个女儿缝缝补补的衣裳,龙村长只好把打胡基的工具借给了老周。
老周在地头的杨树下挖了个大坑,把一块厚重的石板放置一旁。老周观察了几年,那棵杨树长得贼快,且树上的叶子比别的杨树上的要绿,简直绿得发黑,老周由此判断那树下面的土质不是一般的土质。
就在那年夏天最热的那天开始,老周跟小周开始打胡基,三年过去了,那块地头也不过才摞了几十来块而已。老周先拿一面筛子把黄土像筛面一样细细地筛一遍,老周打的胡基能当工艺品。
不管是打还是摞,那都是一门技术,头一年,周书艺不会打也不会摞,父子俩打的胡基大部分倒塌了。
第二年才开始积累。胡基倒塌的时候,老周难得一见的好脾气。
“它不是爱塌吗?让它尽情地塌。”老周说这个时几乎是欢颜悦色的。
第三年,也就是现在,胡基一块都没倒塌过。地里没庄稼,人闲,庄稼人闲了还能叫庄稼人吗?简直闲得让人痛苦,老周和小周便天天打胡基。他们打得很慢,一早上才打了三块。
周书艺慢慢地就不喜欢到镇上去逛了,他的屁股越来越重地在玄麻村里落着了,越来越像个沉稳的匠人。对老周变态般的精细,周书艺也能忍受了。周书艺提着一壶水走出了院门,从牛圈前面拐过去,看见龙金锁和龙铜锁蹲在地头。
周书艺大喊一声,装作从地上捡石块的样子,龙铜锁撒腿就跑,龙金锁蹲着没起来。
“再偷吃我家的桑葚,看我不扒了你们的皮。”周书艺说着已走到了龙金锁跟前。
“哥,给我喝口水吧。”龙金锁看着水壶里的茶水。
“滚一边去,谁是你哥。”周书艺蹲到树荫下。
老周给金锁倒了一杯水,喊铜锁也来喝。
“他不叫龙铜锁了,他改名叫龙转锁了。”金锁猛灌了一气水,说得上气不接下气。“学校的唐老师给改的。”
“你说啥?”老周忽一下立起来,把龙金锁唬得一下也站了起来,老周鼓圆了眼珠子喊道,“你说他叫啥?”
“龙转锁。”龙金锁看看老周的脸色,一双光脚蹭着湿土挪动了几下,猛转身跑了。
3
老周背着手,黑着脸,气势汹汹跑到村长家门口。站在门外大喊:“龙福田,你出来。”
村长的女人出来了。老周看了几眼,找不见女人的眼睛,一堆长袍短褂里面一个声音让老周进屋坐。老周听出来,这声音多年来都没有变,像丝绸,像清烟,软乎乎地扑到你脸上,也扑到你坚厚的心壁上。可日子像是倒退着走,龙家越过越穷困。老周仍记得女人刚来村里时给人们麻木不仁的心灵带来的震颤,每当看到这个女人,老周就不由回忆起自己的母亲。老周这会儿又感觉到一股热流在心里流淌。
老周往屋里闯,老周吃惊于女人何来的兴致和精力把屋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吃惊于她依然文质彬彬说话总像是含有某种深意,傻儿就够她忙的了。女人跟在他后面,唱歌一样无尽地说着。
老周回过头来,盯着女人,这下他看清了,女人长得像那园子里的月季花。老周盯得她发毛,她像做了错事一样低下头去。老周有种破口大骂的欲望,龙福田这时从矮墙上的破门里勾胸屈背地走进来了,冲老周笑,来啦!
“龙福田,你给你儿改了个什么名儿?”老周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哟,我从坡底下一上来,那杨树上麻雀一窝窝飞。消息传得比宋江湖的摩托车还快啊,什么名儿,你不已经晓得了嘛。”龙福田把台阶上的柴火往起拢拢,空出点地方,把沉重的屁股贴上去哎哟了一声。他的女人围着他,把他身上的柴草一根根揪下来,一面嘴不停地说着:
“我的三个儿子都不笨,他们比我们这些人可看得清楚,你把他们困在了这个世上,老天爷啊,他们连肚子也吃不饱啊。玄麻村的人,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什么让老天爷生气的事情,连一滴雨都不再给这个村子里下。”
龙福田猛然破口大骂,一脸杀气叫女人闭嘴。
老周眯眼望着铁丝上的衣裳,龙家的三个傻儿从来没生过什么病,一到冬天,书艺、书香和书环接二连三地让老周往李家药铺子里跑的时候,龙家三傻光着脚薄衣单衫地在寒风里乱跑,连场感冒都不得。老周去寻一堆乱发里藏着的女人的眼睛,却见她猛弹了起来,伸手护着脑袋哎哟了一声。一颗石子儿弹到水泥台阶上去,当的一声击中了龙福田的屁股。
“进来,转锁。转锁。”龙福田眼睛盯着老周喊门口拿着弹弓的儿子,像在试试顺不顺口那样,拖长调子多喊了几遍。
“龙福田,你是村长,可你不能欺负人。今天我把话撂这儿,赶快再给你儿改个别的名去,否则,咱们就走着瞧。”老周锅黑着一张脸,背起手转身走到门口,把门拉开,回头看了眼龙福田,就在他转身的时候,木门却啪地弹了回来,正磕在他的面颊上。
老周的眼睛在暴怒的余光里瞥见龙铜锁手里的一根鞭子和一只弹弓,老周冲过去飞速夺下那根鞭子,照着那扇破木板劈头盖脸地抽打起来。
“老天爷啊,让这个可怜的老头子停止发疯吧。”龙福田的女人绕着老周连连转圈子。
龙福田坐在台阶上,慢悠悠地卷了根旱烟。
“周转锁,你就省点力气吧,老跟些不会说话的东西过不去,过来抽根烟吧。”
老周立住了,鞭子也松了口气,借机缠在了门板上休息。
“这么说来,我叫什么,你还记得喽?”老周扔了鞭子。
“喏,没听说造字的祖宗专门定下过什么规矩,你家字典上规定‘转锁’是独属于你周家的?”
“问题是你把它用在你的儿身上,你用它来叫你的儿子。”老周省略了那个“傻”字。
龙转锁把缠在门上的鞭子取下来,飞一般藏了起来。跑回来,怒视着老周。
“喏,老天啊,看到了吗?比我的儿子还傻啊。”龙村长的女人像在念咒语。
门外响起一阵摩托车声,老周吃惊不已,停止了发怒,女人却笑起来:
“我的金锁回来了。”
摩托车声跟一个高头大马的人一同闯进来,金锁长相威猛,不翻白眼时,人还是很帅的。他套着一身书艺的黄军装,已经有点发灰。龙家小子们一年四季都光着脚,龙福田的女人说她儿子的脚就像翅膀,谁见过给翅膀上套鞋子的。玄麻村里的人把自家大人小孩穿不了的衣服都送给了龙家三兄弟,但金锁和银锁对穿着是有讲究的,金锁只穿周书艺的黄军装,银锁则只穿周书环带给他的衣裳。
“老天爷啊,你到哪去了?”女人扑上去,贴着儿子的脸颊拍哄。金锁额头上划了个口子,一只手腕子青肿着,他把它捏在另一只手里,躲过他妈的眼睛。
“看摩托车,看书香。”金锁一脸温顺,勾着脖子看着地面,任由他妈抚爱,“书香提大包。”
听一个傻子说出书香的名字来,老周的黑脸更黑了,凑近前想跟金锁说点什么,金锁却跑开了,钻进屋里,不知取了个什么东西,箭一样又射出门外去了。他的弟弟龙转锁愣了下,也箭一样嗖地射出门去了。
4
书香和书环逢集天在镇上当裁缝,集散了就背着一包衣裳来家里做。这样赶集已经赶了三年了,书环想在镇上租个房子,可老周说还要还账,哪有錢租房子。老周是怕她们在镇上把心待野了,他还指望着拿她们给周书艺换媳妇呢。老周把女儿们挣的钱一部分用来还账,别的都偷偷攒到一处,放到一个只有他找得到的地方了。
书环把铜锁喊到屋里去,从一只提包里翻了半天,将几件衣服叠好,让铜锁抱在怀里,将一件风衣又收了回来,放在炕头。
铜锁摇头比画,他不叫铜锁了,叫转锁。
“滚。”老周猛指着铜锁,“告诉你爹,我跟他没完。”
铜锁一走,天就黑了下来。周书艺炒了一锅洋芋菜,就着书香和书环从镇上买来的两个大饼。老周一边吃,一边说,镇子上的大饼贵,还得还账呢。没人理他。书香和书环给人做衣服挣的钱全用来还账了,仍旧还不完。今年一如既往地大旱,镇上来做衣服的人很少,姐妹俩就在摊子上用碎布给龙家的三个傻儿子拼凑一件件背心,有人拿旧衣服来改,改不了的,从那人手里要了过来。金锁和银锁每集都往集市上跑,总能掐准她们散摊的时间,两个锁给书环姐妹搬缝纫机和做衣服的案子,缝纫机有时存在镇上张飞的小卖铺里,一天五毛钱。接的活多时用架子车拉回来。金锁和银锁像是飞毛腿,呼一下到镇上了,呼一下又回来了。
“龙转锁。”龙金锁看看老周的脸色,一双光脚蹭着湿土挪动了几下,猛转身跑了。
3
老周背着手,黑着脸,气势汹汹跑到村长家门口。站在门外大喊:“龙福田,你出来。”
村长的女人出来了。老周看了几眼,找不见女人的眼睛,一堆长袍短褂里面一个声音让老周进屋坐。老周听出来,这声音多年来都没有变,像丝绸,像清烟,软乎乎地扑到你脸上,也扑到你坚厚的心壁上。可日子像是倒退着走,龙家越过越穷困。老周仍记得女人刚来村里时给人们麻木不仁的心灵带来的震颤,每当看到这个女人,老周就不由回忆起自己的母亲。老周这会儿又感觉到一股热流在心里流淌。
老周往屋里闯,老周吃惊于女人何来的兴致和精力把屋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吃惊于她依然文质彬彬说话总像是含有某种深意,傻儿就够她忙的了。女人跟在他后面,唱歌一样无尽地说着。
老周回过头来,盯着女人,这下他看清了,女人长得像那园子里的月季花。老周盯得她发毛,她像做了错事一样低下头去。老周有种破口大骂的欲望,龙福田这时从矮墙上的破门里勾胸屈背地走进来了,冲老周笑,来啦!
“龙福田,你给你儿改了个什么名儿?”老周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哟,我从坡底下一上来,那杨树上麻雀一窝窝飞。消息传得比宋江湖的摩托车还快啊,什么名儿,你不已经晓得了嘛。”龙福田把台阶上的柴火往起拢拢,空出点地方,把沉重的屁股贴上去哎哟了一声。他的女人围着他,把他身上的柴草一根根揪下来,一面嘴不停地说着:
“我的三个儿子都不笨,他们比我们这些人可看得清楚,你把他们困在了这个世上,老天爷啊,他们连肚子也吃不饱啊。玄麻村的人,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什么让老天爷生气的事情,连一滴雨都不再给这个村子里下。”
龙福田猛然破口大骂,一脸杀气叫女人闭嘴。
老周眯眼望着铁丝上的衣裳,龙家的三个傻儿从来没生过什么病,一到冬天,书艺、书香和书环接二连三地让老周往李家药铺子里跑的时候,龙家三傻光着脚薄衣单衫地在寒风里乱跑,连场感冒都不得。老周去寻一堆乱发里藏着的女人的眼睛,却见她猛弹了起来,伸手护着脑袋哎哟了一声。一颗石子儿弹到水泥台阶上去,当的一声击中了龙福田的屁股。
“进来,转锁。转锁。”龙福田眼睛盯着老周喊门口拿着弹弓的儿子,像在试试顺不顺口那样,拖长调子多喊了几遍。
“龙福田,你是村长,可你不能欺负人。今天我把话撂这儿,赶快再给你儿改个别的名去,否则,咱们就走着瞧。”老周锅黑着一张脸,背起手转身走到门口,把门拉开,回头看了眼龙福田,就在他转身的时候,木门却啪地弹了回来,正磕在他的面颊上。
老周的眼睛在暴怒的余光里瞥见龙铜锁手里的一根鞭子和一只弹弓,老周冲过去飞速夺下那根鞭子,照着那扇破木板劈头盖脸地抽打起来。
“老天爷啊,让这个可怜的老头子停止发疯吧。”龙福田的女人绕着老周连连转圈子。
龙福田坐在台阶上,慢悠悠地卷了根旱烟。
“周转锁,你就省点力气吧,老跟些不会说话的东西过不去,过来抽根烟吧。”
老周立住了,鞭子也松了口气,借机缠在了门板上休息。
“这么说来,我叫什么,你还记得喽?”老周扔了鞭子。
“喏,没听说造字的祖宗专门定下过什么规矩,你家字典上规定‘转锁’是独属于你周家的?”
“问题是你把它用在你的儿身上,你用它来叫你的儿子。”老周省略了那个“傻”字。
龙转锁把缠在门上的鞭子取下来,飞一般藏了起来。跑回来,怒视着老周。
“喏,老天啊,看到了吗?比我的儿子还傻啊。”龙村长的女人像在念咒语。
门外响起一阵摩托车声,老周吃惊不已,停止了发怒,女人却笑起来:
“我的金锁回来了。”
摩托车声跟一个高头大马的人一同闯进来,金锁长相威猛,不翻白眼时,人还是很帅的。他套着一身书艺的黄军装,已经有点发灰。龙家小子们一年四季都光着脚,龙福田的女人说她儿子的脚就像翅膀,谁见过给翅膀上套鞋子的。玄麻村里的人把自家大人小孩穿不了的衣服都送给了龙家三兄弟,但金锁和银锁对穿着是有讲究的,金锁只穿周书艺的黄军装,银锁则只穿周书环带给他的衣裳。
“老天爷啊,你到哪去了?”女人扑上去,贴着儿子的脸颊拍哄。金锁额头上划了个口子,一只手腕子青肿着,他把它捏在另一只手里,躲过他妈的眼睛。
“看摩托车,看书香。”金锁一脸温顺,勾着脖子看着地面,任由他妈抚爱,“书香提大包。”
听一个傻子说出书香的名字来,老周的黑脸更黑了,凑近前想跟金锁说点什么,金锁却跑开了,钻进屋里,不知取了个什么东西,箭一样又射出门外去了。他的弟弟龙转锁愣了下,也箭一样嗖地射出门去了。
4
书香和书环逢集天在镇上当裁缝,集散了就背着一包衣裳来家里做。这样赶集已经赶了三年了,书环想在镇上租个房子,可老周说还要还账,哪有錢租房子。老周是怕她们在镇上把心待野了,他还指望着拿她们给周书艺换媳妇呢。老周把女儿们挣的钱一部分用来还账,别的都偷偷攒到一处,放到一个只有他找得到的地方了。
书环把铜锁喊到屋里去,从一只提包里翻了半天,将几件衣服叠好,让铜锁抱在怀里,将一件风衣又收了回来,放在炕头。
铜锁摇头比画,他不叫铜锁了,叫转锁。
“滚。”老周猛指着铜锁,“告诉你爹,我跟他没完。”
铜锁一走,天就黑了下来。周书艺炒了一锅洋芋菜,就着书香和书环从镇上买来的两个大饼。老周一边吃,一边说,镇子上的大饼贵,还得还账呢。没人理他。书香和书环给人做衣服挣的钱全用来还账了,仍旧还不完。今年一如既往地大旱,镇上来做衣服的人很少,姐妹俩就在摊子上用碎布给龙家的三个傻儿子拼凑一件件背心,有人拿旧衣服来改,改不了的,从那人手里要了过来。金锁和银锁每集都往集市上跑,总能掐准她们散摊的时间,两个锁给书环姐妹搬缝纫机和做衣服的案子,缝纫机有时存在镇上张飞的小卖铺里,一天五毛钱。接的活多时用架子车拉回来。金锁和银锁像是飞毛腿,呼一下到镇上了,呼一下又回来了。